【学党史 办实事】传承优秀文化,涵养民族精神 ——南方教研大讲堂第二场开讲
撰写时间:2021-08-03 来源: | 浏览量: |
7月23日,南方教研大讲堂第二场“传承优秀文化,涵养民族精神——高中语文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课程实施研讨活动”开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独特的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的作用”。新时期,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与阐发,如何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如何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视域下,立足高中语文教育,践行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围绕这些问题,“南方教研大讲堂”第二讲开展研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珠海校区)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李山教授,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张健校长,原红岭中学语文学科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广东省劳动模范胡立根,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教研室主任、中学语文教研员陶波,深圳福田区红岭中学语文教研组曾晓丹等现场参加活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副院长李海东,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参加活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吴晓军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由名师讲座、课例展示、教研沙龙和活动总结等四个环节组成,籍以通过多环节情景式交流、展示与互动,启迪全省高中语文课堂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名师讲座。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在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胡立根以“启智培根,明道铸魂——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题,结合其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心得成果《中国智慧: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哲思课》等,积近四十年中学语文一线教学教研的思考与认识,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构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知和理解。讲座立身于语文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围绕胡立根梳理凝练的“54个优秀传统文化关键词”和与之相应的“54节文化研习课”,尝试以落实高中新课标精神为着眼点,提供一种可能的有效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思路和实施路径。
课例展示。课堂是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扎根课堂,聚焦课堂实施是本次研讨主要任务。本环节通过展示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红岭中学、梅林中学等一线教研员、老师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课例集锦,既在于微缩表达与展现全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堂实施的多样化、丰富性、新样态,以供省内其它地区的借鉴与思考,也在于通过不同主题的课堂教学演示,来把握并呈现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被学生认识、思考与传承。如陶波的“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课”,引导学生围绕“家国情怀”主题,通过梳理、感知、体验、研讨,在一系列学习情境、生活情境的关联、体认中厚植家国情怀。
教研沙龙。立足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做好“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就需要思维激荡、智慧共享。来自高校、教研部门、教学一线的专家、教研员、名师、名校长齐聚一堂,围绕“进什么”和“怎么进”等话题,从不同角度展开热烈讨论。胡立根的发言从课程与教学实施的角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参考意见,并特别强调,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不仅仅是课程建设的问题,更在于平时教学的自然渗透,而这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意识。李山比较认同这种抓住文化实质来传承理解的方式,还生动地通过举例坐椅子、用筷子、汉语音韵、汉字字形等多种文化现象阐释文化的实质,强调在文化学习、理解传承过程中形式可以多样,准确把握文化实质是关键,学习过程中也不要过于拔高,要有底线意识,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去提升。张健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孩子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潜移默化的作用非常明显。红岭中学一直以来把语文作为第一学科,大力支持语文科组研究开发实施优秀传统文化研习课。陶波说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要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明确了学习的方式方法,即以客观理性、科学、礼敬的态度认识作品。应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讨论,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曾晓丹从一线教学的具体教学问题出发,认为用优秀传统文化育人,重点要研究人本身,要深入了解眼前学生本身有什么特点、需求。
活动总结。活动最后由吴晓军作总结。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语文课应该进一步把握新时期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具体的教与学的情境,以养成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着眼点,做好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其次,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问题上,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体化系统化梳理,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能力。既要让“原典阅读、梳理、思辨、运用”的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方式立足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更要积极探寻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新方式。另外,在高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发挥三方面作用。一个是教师方面。语文教师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做到自觉涵养文化情怀,培养文化意识,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蕴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始终。第二是学校方面。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课堂的教与学,更需要校园文化与育人环境的创设与情景,学校应进一步探索学生、课堂、校园三元素的场景结合。第三是教研方面。学是研之根,研是学的发展。立足新课标,结合语文教育的各时段,要进一步调动与发挥各级教研团队的教研作用、引领作用,以研究的新成果促育人的新成效。
本次活动是省级语文教研服务对接我省教师教育教学需求的一次探索,是一场高中语文课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的优秀案例展示,是落实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校园”的再动员,更是发挥语文学科天然优势、落实铸魂育人精神使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