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专场举行
撰写时间:2021-12-15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12月7日—9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河源)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专场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河源市教育局 、东源县教育局承办,东源县第三小学协办。省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老师和江门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丁玉华老师到河源进行教研帮扶。
本次结对帮扶活动分为线上线下集体备课、现场同课异构、现场评课研讨、专家讲座、数学沙龙共五个环节。
12月2日20:00—22:00,鲍银霞、杨秋芬和河源备课团队进行线上备课研讨;接着,丁玉华和东源县第五小学杨樱老师进行同课异构说课,阐述各自教学理念。线上参与教师积极发表想法。鲍银霞进行总结和提出有关建议。
12月7日下午,鲍银霞、杨秋芬和河源市各县(区)教研员以及河源备课团队在东源县第三小学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对杨樱的课堂实录《蚂蚁做操》开展集体探讨,从这节课的起始到结束,深入讨论每一个教学环节。
12月8日上午,现场观摩展示杨樱和丁玉华的同课异构,她们共同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蚂蚁做操》——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不进位),河源市各县(区)教研员和近300名小学数学教师代表参加。
杨樱以蚂蚁校长要借用运动场开校运会的微信电话激趣导入,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呢?这节课紧密联系点子图、表格法和竖式计算三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方法。
丁玉华以抢答游戏导入,很好地缓解学生紧张情绪,再自然引出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她巧妙地设计了“圈点子图”和“贴点子图”两个活动,使学生在直观刺激下勾连点子图、表格法、竖式计算每一步意思之间的关系,实现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全过程,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讲解得十分透彻。
这两节精彩的课例通过直播的形式向河源全市小学数学老师分享,让未能到现场的老师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富有数学气息的课堂氛围,学习到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
在评课研讨活动中,省专家、各县区教研员和老师代表进行思维碰撞。首先是两位上课老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其中,丁玉华提到:要用联系的眼光学习数学,教师要采用结构化教学,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鲍银霞、杨秋芬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
12月8日下午,鲍银霞作《“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挑战与对策》讲座。
讲座分两个部分进行。第一个部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进行“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着怎样的挑战?如何应对?”的研讨交流。
第二个部分,鲍银霞围绕“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展开论述,从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的演进、“双减”面临的挑战、“双减”挑战的应对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剖析,并结合大量实践案例为老师们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数学课堂提质增效提供策略。教师们从讲座中充分认识到“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应聚焦于效能的实质提升,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打造高效课堂,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12月9日上午的沙龙活动,鲍银霞带领河源市各县(区)教研员、一线老师代表就“‘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开交流互动。河源市各县(区)教研员分别汇报“双减”政策下所在县(区)目前在课堂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作业设计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存在的挑战和困惑,鲍银霞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提出建议。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河源教研帮扶,把先进教学理念带到河源,搭建河源教育与一线教育的桥梁,实现了河源全体小学数学教师间的引领示范和教学互助,引发了教师的深度交流,激烈碰撞和反思提升,为河源的数学教学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