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培训第三期义务教育思政专场举行

撰写时间:2022-09-07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824-28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培训第三期义务教育思政专场在广州工商学院(三水校区)举行。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政治教研员、河源市省级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周清生老师,同来自全省各地市的其他42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并应邀在27日上午作专题讲座。

图片

    一、高位引领,提高服务力

    本次培训聚焦系统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落地实施,提高义务教育思政课教研员四个服务能力主题,科学合理设置培训课程。

    本次培训目标和内容:

    1.全面掌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与学科课程标准的育人目标、教学要求、质量标准、评价要求,提高教研员服务学校教育教学能力。

    2.深入学习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核心素养内涵、学业质量标准、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式教学等难点教学实施要求,提高教研员服务教师专业成长能力。

    3.开展基于双减政策背景下学科作业优化设计研讨,提高教研员服务学生全面发展能力。

    4.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升教研员服务教育管理决策能力。

    为此,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邀请陈友芳、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处副主任李玉、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德育》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毛伟娜等学者先后作专题报告,进行高位引领,提升教研员的四个服务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教育部义务教育新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陈友芳,从课标修订尤其是学业质量标准研制的视角作了题为《三有时代新人培育下核心素养的教学实施》的专题报告。

图片

    李玉从学科教学创新的视角作《基于新课标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专题报告。

图片

    毛伟娜从科学研究和专业论文编辑的视角,作《新课标 新观念 新方式——基于课程标准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例谈》专题报告。

图片

    二、深度研修,提升实践力

    本次培训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就是工作坊研修。为提升研修实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培训班专门安排出三个下午时间开展工作坊研修。全班43位学员分成两个大组(初中组和小学组)、四个小组(每学段再分成两个小组),结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按照专家的指导意见,分别就两节全国优质课例《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小学组)《公述民评我参与——参与民主生活》(初中组)进行教学设计复盘和优化。

图片

    在前两天下午经各小组分组研讨、深度交流、激情碰撞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第三天下午培训班按照小组分享——组间互评——专家点评的方式,进行了研修成果展示汇报。期间,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学教材研究室副主任、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研员钟守权多次深入小组进行诊断指导。

图片

    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落地实施,最终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中。观看全国优质课例视频,进行教学设计复盘,按照“新教学”要求,学习共同体深度打磨,优化教学设计,最后实施教学……如此的工作坊研修,不仅充分展示了学员们较高的综合素质,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较强的领悟力执行力,而且为我们今后学科教研创新拓宽了新思路、开辟了新路径。

    三、交流共进,提升辐射力

    8月27日上午,按照培训班课程安排,周清生从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和区域学科教研创新的视角,作《新课标背景下的道德与法治教研创新》的专题报告。

图片

    在三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周清生从以教研基地为平台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以单元教学为方式开展综合性教学活动、以学科实践为路径构建实践型育人方式、以队伍建设为抓手提升思政课育人水平四个方面作了分享。

图片

图片

    第一部分

    在简单介绍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后,周清生重点从省市齐抓共管形成建设合力、分段分步施策稳步有序推进、加强学习交流紧跟学科前沿、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承接任务、积极提炼总结建设成效初显五方面分享了项目建设进展成效。

    第二部分

    周清生以解读大概念的内涵为起点,从内涵与关系”“依据与策略”“操作与案例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第三部分

    周清生学科实践概念解读出发,结合河源思政学科多年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成果评选经验与感悟,从意义与落地、依据与活动、内涵与策略、形式与案例等方面,分享了河源思政学科实践探索经验及成果。

    第四部分

    周清生从做实教师培养精品项目、搭建专业技能大赛平台、借力省市高端研修活动、创新中考复习备考方式四个方面,分享了河源思政以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铸魂育人水平的探索经验。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