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组织全体初中化学教师观摩“南方教研大讲堂”第58场活动
撰写时间:2022-11-30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11月25日下午14:30-18:00,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和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支持下开展的“南方教研大讲堂”第58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初中化学专场)在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东教育Plus、粤教研、广东教育传媒、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各大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在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下,云浮全市初中化学教师进行了线上观摩学习。
本场大讲堂活动通过课例展示、经验分享、研讨沙龙、专家点评、专家讲座等多个环节围绕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活动由省教育研究院教材研究室中学化学教研员程俊主持。程俊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主旨以及活动内容做了简单介绍。
第一环节首先由韶关市第一中学初中部(西堤校区)简亮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一节新授课《水的组成》。简亮从初步“知”水,前人“识”水,实验“探”水,微观“析”水到分类“辨”水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学习水的组成,并结合学生探究实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整个课堂效果十分良好。
接着由中山市沙溪初级中学庞刚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精彩的跨学科实践活动课例展示《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在目前没有任何相关教材的情况下,给全省化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如何完成跨学科实践活动课方向和成功案例。
第二环节由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初中化学教研员邱惠芬老师作专题讲座《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设计》。邱惠芬以上面两节课为例,从如何关联地认识新课标,如何落实新课标,学业质量描述,系统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及评价设计等方面给大家作了分析讲解。
第三环节由程俊主持展开了沙龙研讨和评课环节。
该环节首先由刚才进行课例展示的简亮和庞志刚就基于学业质量标准如何设定教学目标,如何设计教学环节突破重难点分享了自己的做法。然后由北京师范大学胡久华教授针对这两节课例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和达成度进行了点评。
第二部分先由刘玉强和邱惠芬就两市在区域教研中促进学业质量标准指导教学中存在的困难,采取的行动以及今后的计划等方面同大家作了分享。紧接着由胡久华就如何更好利用学业质量标准和新课标落实素养导向的教学进行了点评指导。胡久华首先肯定各位老师乐于探索新课标的践行精神,并从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素养导向的目标设定、跨学实践活动如何设计等方面给大家作了自己的分享。
第四环节是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郭元祥带来的专题讲座《学业质量标准的课堂生成》。郭元祥从核心素养下的学业质量标准和促进提升学业质量的课堂生成两大主题展开了详细的说明,极大地丰富了大家的理论知识。
最后一环节,程俊以讲座《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小结。程俊从“为何,如何”两个方向,“核心素养培育不是口号,学业质量标准并不神秘,学业质量标准需要落地”三个体会深度概括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和收获。程俊认为:本次活动形成了四点共识:一是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是可以实现的,学业质量标准是切实可用的;二是学业质量标准要落地,需要与课标中具体主题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相结合,来制定进阶式的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三是素养目标的达成,还需要借助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与问题的设置,需要课堂教师反馈与激发的艺术;四是跨学科实践活动,有别于过去的选修课程,其实施有规定的课时,有课标要求的学业质量要求,需要结构化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同时她提出了三点工作建议:一是深入研究学业质量的内涵与提升路径;二是精心打磨和推介素养导向的课堂;三是有效开展二次教研,引发持续研究。
整个教研活动持续了三个半小时,积极发挥了教研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支撑作用,受到广大一线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云浮市市直、各县区初中化学老师在各级教研员组织下积极参入了本次线上观摩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