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培训举行
撰写时间:2023-04-1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2023年4月9日至18日,广东省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培训在清远市举行。4月12日至14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培训顺利举行。广东省各地市及所属区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省“三科”基础教育学科教研基地负责人等210多人参加培训。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副主任钟守权主持开幕式并对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培训由省级学科教研基地情况交流、教材解读、课堂教学改革、科研成果展示等内容组成。
一、基地建设奏强音 成果示范引共鸣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建设是广东高质量推进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抓手和依托。为更好地发挥基地建设作用,为全省各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典型经验和示范引领,4月12日下午,佛山、汕头、河源和清远4个省级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基地分别进行了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与成果汇报。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何晓峰老师从基地项目、基地建设实施目标、关键任务、建设完成目标度四个方面进行了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佛山市)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汇报。何晓峰老师指出,佛山市教研基地融合美育元素,善用“大”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形成“大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有效整合、体系机制优化完善,实现育人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提升,打造佛山教研基地特色。
汕头市金平区私立广厦学校谢佳文老师结合自身在基地的成长过程,向参会教师作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汕头市)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汇报。谢佳文老师指出,汕头市教研基地以“大教材”为重点,落实核心素养要求,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全面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凸显学科育人价值,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课程实施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彰显基地引领改革创新的功能。
河源市教研院副院长、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李颖敏老师从基地简介、项目建设理念及特色、建设目标达成度、建设措施与成效、建设保障等五个方面作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河源市)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汇报。李颖敏老师将河源市教研基地建设措施总结为“四个聚焦”:聚焦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主题学习、聚焦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实践、聚焦学生学业质量发展存在问题与困难、聚焦省级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任务。利用基地校校本教研活动阵地优势,充分发挥基地核心成员、骨干成员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发展,使基地教研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发挥区域教研一体化辐射作用。
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邹锦花老师在对广东省小学道德与法治(清远市)教研基地建设成果汇报时指出,基地建设以研究主题为方向,以基地学校为龙头,基地研训为抓手,把课堂教学成为主阵地,利用任务驱动落实研究,促进学生思行合一。基地学校积极开展建设,发挥基地校的作用,开展高品质的活动,将教研成果与经验进行输出,带动薄弱学校提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担起面向全市的辐射、引领和示范作用,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课堂改革勇探索 铸魂育人更奋进
为更好地提升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课程领导力和专业素养,着力加强教研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教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引领水平建设,深入探索素养导向下新课程、新课堂、新模式改革,高质量推进“铸魂工程”,本次研修邀请了多位专家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的目标重点、问题难点、前沿热点等问题开展了专题培训指导。
4月13日上午,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冯继有老师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为题,鼓励教研员创建基于儿童立场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冯继有老师提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坚守儿童立场,站在儿童的视角,体验儿童的内心世界,满足儿童的兴趣和成长需求。讲座中,冯继有老师聚焦时政热点事件,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讲述儿童享有的权利。
4月13日下午,江门市道德与法治学会理事胡瑞芬老师以“一节思政金课的诞生”为题,讲述教研训一体的校本化实施价值。胡瑞芬老师从思政金课的评价标准,如何讲好讲透思政课、教研训一体的校本化实施价值等三方面进行内容分享,强调思政课程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胡瑞芬老师提出,思政课堂要讲好信仰之“理”,讲好历史之“实”,讲好专业之“精”,讲好服务之“诚”,讲好环境之“美”。胡瑞芬老师借助丰富的教学案例红色课本剧《小英雄雨来》、红色历史革命儿童剧《鹤山英雄方奕智》、战“疫”专题《致敬最美逆行者》微课,提出“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要通过“说真事、动真情、讲真理”实现精准教学。
4月14日上午,广州市荔湾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余仁生副院长作《“4+X”素养课堂导向的道法学科实践:教育戏剧学习方式探微》专题讲座,提出在学科实践中要积极探索教育戏剧的学习方式,为思政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和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余仁生副院长从问题背景、概念界定、方式策略以及结果汇报等四个方面入手,通过设计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真实生活相符的情境活动、叙事活动和诗化活动,合理运用“故事戏剧”、“角色戏剧”和“过程戏剧”的教学策略,积极构建“发现问题—发展出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观点”的学习模式,以“4+X”核心素养为导向,让教育戏剧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打造学生学习共同体,培根铸魂育新人。
三、结语
本次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培训,聚焦课程实施中的目标重点、问题难点、前沿热点等问题,通过积极展示课程教学的优秀范式、探索学科教研的创新举措、分享立德树人的典型经验,既充分发挥了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先行示范和带动作用,又深入探索了基于素养导向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新模式、新技术、新变革、新实践,不仅为切实提升广东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课程领导力和专业能力素养提供了新经验、积聚了新智慧、增强新动力,更为深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课程价值使命、高质量推进“铸魂工程”明确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探寻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