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成果分享活动亮相第六届教博会
撰写时间:2023-11-2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11月18日,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由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聚力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在教博会亮相。活动旨在展示分享广东中小学、幼儿园育人先进模式和经验,探讨建设教育强国、培养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背景下,基础教育学校如何聚焦学校实际,顺应社会发展需求,从五育并举、协同育人等角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质量高位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海东,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姚轶洁,以及分享嘉宾、点评专家、一线校长教师等近百位同行现场参与本次活动。
在经验分享环节,6位主讲嘉宾分别进行交流分享。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张倩以“主题引领的双微机制:有效激发教学改革行为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成果分享。该项成果致力于以教改为载体,以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为主要形式帮助推动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活动,破解教师研训中理论转化应用难、教师教改缺乏支持、培训后“有心动无行动”等难题。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张海水老师以“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广州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成果分享。该项成果致力于探寻在常规的科学教育教研之外,还可以为科学教育做哪些加法。项目介绍了广州市义务教育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的指标框架体系,以及《中小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南》团体标准的研制步骤。
深圳幼儿园教研中心主任李莉以“育心养正:幼儿园“全领域育心”的研究与实践”为题进行成果分享。该项成果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覆盖面不广、课程化不足和育人性不强等问题,通过研训合一、专家指引、反思优化和校内外协同等多种策略,分阶段构建起“全领域育心”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走出了一条以育心促育人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新路径。
深圳市宝安中学校长袁卫星以“拓展生命的长宽高——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20年探索”为题进行成果分享。该项成果旨在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积极生活、幸福人生,拓展生命的长宽高,让有限生命实现最大的价值,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袁卫星从“什么是生命教育”“为什么开展生命教育”以及“怎样开展生命教育”三个方面对获奖成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体艺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黄宏武以“大观念·真情感·新方式·全历程——中小学美术‘整体育美’的实践研究”为题进行成果分享。该项成果首倡“美育之城”概念,核心在于“泛在美育”(学校、社会、家庭),目标是构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深圳先行示范特色的美育体系,全员、全过程、全场景育人,形成美育人人、美育处处、美育时时、美育事事的 “美育”新格局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以“5G+智慧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题进行成果分享。李海东从5G+智慧教育的背景、实践和案例三个方面对成果进行了介绍,阐述了“5G+高清互动直播课堂”“5G+VR/MR扩大教学”以及“5G+在线学习与课堂质量评价监测系统”等应用场景,并重点从“评价指标建构”“模型支撑”和“技术实现”等方面对“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的理论与技术探索进行介绍。
在专家点评环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晓莉教授充分肯定各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她认为,各个项目的主题都非常契合当前国家教育科技人才总体发展战略,项目探索机制都非常清晰,具有辐射力和影响力。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席梅红研究员从“学习者”和“项目实施者”两种身份表达了体会和感悟,认为各项目多元、前沿,且聚焦于问题,充满创新。
在活动总结环节,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余奇向参与分享的嘉宾、与会专家表达了感谢,认为项目都具有“新”:能把握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和前沿;“实”:直面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高”:取得高水平成果等共同特点。他倡议高校专家、一线校长教师以及教研人员积极协同,共同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献策献力。
据悉,本次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围绕“教育优质均衡、教育治理现代化、新课程改革、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教育质量评价”六大领域,采取展览展示和会议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聚力教育教学改革,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活动是教博会“教育优质均衡”领域的重要成果展示活动之一,主要用于展示和分享省内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先进育人模式和经验。本项活动以广东省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分享为主体,邀请知名专家点评互动,充分发挥成果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高质量教研成果助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