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云浮)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专场
撰写时间:2023-11-24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11月14日-15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云浮市教育局承办,佛山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云城区教育局及云浮市实验小学协办的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云浮)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学科专场在云浮市实验小学举行。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钱运涛,云浮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林健,云浮市义务教育数学教研员曾志梅,佛山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陈小杏,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师范附属小学副校长陈莺,云浮市云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毛秋霞等老师参加活动。
云浮市各县(市、区)小学数学教研员、云浮市小学数学教研中心组成员、云浮市部分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和云浮市实验小学全体数学教师近150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集体共备活动、课例展示、评课研讨、专题讲座及活动总结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集体共备活动
首先由两位上课老师进行说课,然后佛山市和云浮市的备课团队围绕教学设计对两节课进行研讨。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设计中存在的疑惑与不足,全体成员能结合自己对于教材的重难点的理解、对于学情的了解,积极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分享在实际授课中的教学经验。陈小杏老师指出,只要处理好“预习导航”中的“阅读—尝试—质疑”三要素,就能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
第二部分:课例展示
云浮市实验小学何敏清老师展示课例《圆的面积》。何敏清老师先是播放了云浮市几个很有特色的美丽景点图片,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在这些美丽景点中都有一个相同的图形圆。然后设计了给学校南门建圆形草坪的情景,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何敏清老师在新授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旧知迁移转化,运用之前所学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何敏清老师非常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在本节课中进行了两次的学习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整节课何敏清老师注重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文翰小学陈东斌老师展示《三位数乘两位数》。本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设计有引导的《预习导航》,让学生尝试前置自主探究,一是激活学生原来储存在头脑中的认识与体验,二是提前触碰新知,三是引发质疑,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在课堂上,学生围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互动交流,因有备而带来丰富的学习讨论资源,教师则为学生完成知识与方法的正迁移和内化提供一个更有品质的平台,使得探索与发现、类比与推理、分析与概括、归纳与系统化等有思维价值的活动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意识等核心素养,顺利达成学习目标。
第三部分:评课研讨
研讨环节,两位上课老师首先简要分享了各自的设计思路和课堂反思。
云浮市各县(市、区)的教师代表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这两节课都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标的理念,向学生很好地渗透了转化的思想,教学过程注重情境的设计,注重生生互动,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特别是陈东斌老师执教的课例《三位数乘两位数》,注重向学生讲清楚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强调计算的一致性。
接着,佛山市陈小杏老师、云城区毛秋霞老师也分别对双方团队的课例进行点评。
陈小杏老师表示:何敏清老师为大家展示课例《圆的面积》,从云城区与圆有关的特色景点聚焦到圆,同时创设学校南门建圆形草坪的情景,引起学生探索的求知欲。在新授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旧知迁移转化,运用之前所学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渗透转化的思想,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何敏清老师非常注重教学评一致性,在本节课中进行了两次的学习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整节课何老师注重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毛秋霞老师表示:对于陈东斌老师的《三位数乘两位数》课例给予高度评价,总结为八个字。“活力”:陈东斌老师利用活力气氛引导学生,非常切合新课标的要求,是“非线性”教学的优点。“独立”:通过“以练代教”,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延伸”: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后,陈东斌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三位数乘三位数又是怎么算?”,为多位数乘多位数做出延伸。“开放”:设计一道开放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制一道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让学生学以致用。
第四部分:专题讲座
陈莺老师就学校推进教改实验的经验作主题报告《“非线性”教学成就彩童教育》。她指出,在“非线性”教学视阈中,“非线性”是与“线性”相对的教学策略。非线性思维是多向的、多维的、曲线的、灵活的思维方式。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非线性教学是非线性思维关照教学的结果。非线性教学具有开放性、不可逆性、循环性等特征。
陈小杏老师就佛山市教学改革的整体情况作主题报告《以教改之犁,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整体情况简介、管理架构、服务宗旨、教学成果推广和展望未来五大方面一一阐述。近几年来,佛山市小学数学学科大力深化以教学研究为特征的课改,决战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辐射力不断增强,由省内向省外有序推进。
钱运涛老师作《核心素养导向的“非线性”教学改革》专题报告,就“非线性”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由来进行了阐述。他指出,在“非线性”的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是从学生的预习导航中来的,教师可以利用预习导航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上主要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而不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同时指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经过智力筛选和情感过滤,要求老师们要做一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平时讲学生听得懂的话。
第五部分:活动总结
云安区六都镇中心小学杨志婷老师作为教改基地学校代表提出了在实施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学生基础薄弱,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云安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叶恒飞老师对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给予了肯定,认为这种教学模式是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小组合作教学是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让学生走到教室的中央,教师“捕捉”学生学习思路的教学,把以往的以“案”定教、以“教”定教,改为以“学”定教,教师要目中有人、以生为本。
最后,云城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毛秋霞老师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首先,她感谢佛山市的专家为云浮市的老师传经送宝,也感谢云浮市实验小学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她希望全市的小学数学老师要有教育的情怀,热爱本职工作,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争取把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与会老师们对新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表示将带着在本次教研中的收获,继续深入思考和实践新理念下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