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清远)教研帮扶活动”初中化学专场

撰写时间:2024-03-22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3月5日至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清远市教育局协办的“走进粤东西北(清远)教研帮扶活动”初中化学学科专场在清远市清新区举行。

参会人员合影

    一、细化工作,有序推进送教活动

    初中化学学科专场活动从2月22日确定以来,经多次协调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参与人员等,确定了活动由前期和后期两部分活动组成。前期研讨活动主要有广州市备课团队、清远市备课团队、清远市初中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及清远市、县(市、区)化学教研员等29人共同参与,主要是开展磨课、科组汇报、推门课等活动;后期研讨活动包括两地备课团队,清远市初中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清远市、县(市、区)化学教研员、初中化学骨干教师代表,清新区、清城区全体初中化学教师等200多人,主要进行同课异构、专家报告、专家与参会老师教学交流等环节。

    3月6日下午,在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举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张治平老师主持。张治平老师为大家介绍了省教研帮扶团队,并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能够借助省研究院以及广州市专家名师的智慧和力量,为清远市的化学教学教研注入新的活力。

    接着,清远市清新区第四中学申红燕校长致欢迎辞,她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教育管理、教学教研现状、成效等方面的情况,为此次活动能助推学校乃至全市初中化学高质量发展提出殷切的希望,并预祝活动顺利举办。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程俊老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省委、省政府关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努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广东省教育厅指导下,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针对粤东西北12个地级市,每年进行6个地市的全学科学段、全口径的教研帮扶活动。本次帮扶团队再次来到清远,期待进一步加强对清远初中化学教学现状的了解,期待提升清远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为深入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作出贡献,同时,加强教学教研发达地区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广州清远两地化学教研的持续交流与共进。

    二、走进学校,了解区域教学、教研常态

    3月6日上午,29位参会人员走进清远市清新区太和镇回澜中学,开展推门课、评课研讨,科组参观与交流活动。活动由曾庆猛老师主持。

    参会人员先是推门进入麦建芬老师任教的九(9)班化学课堂,她的上课主题是科粤版九年级下册的《8.3酸和碱的反应》。麦建芬老师以“宏-微-符三重表征”思维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分析、解释有关的实验现象,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酸碱中和反应。引导学生建构验证无明显现象反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开展分组探究实验,宏微结合学习酸和碱的反应,重视学生的符号表征能力,在落实知识传授的同时,又发展了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关键能力。

    课后进行了评课研讨。张治平老师围绕实验方案的设计、课堂练习的处理、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提问三个方面进行了评课。何宗艳老师结合自己备课经验,从物质的分类观和能量观两个角度就如何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这一类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分享了她的想法,同时,还特别强调老师要时刻关注课堂,眼中有学生。

    戴光宏老师指出,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要将化学观念变成具体的认识角度,成为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思维工具,同时通过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进一步将化学观念、证据推理等从知道水平变成迁移应用水平。教学评一体化要关注提问的精心设计,并对学生的预期表现做好追问的设计。

    程俊老师指出设计这节课应注意的两个点:一是根据教材顺序,这节课应特别强化知识的结构化归纳与分类观的建构,问题设计应能够引发能力的进阶;二是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时,应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简化和结构化处理,不能成为学生新的学习负担。

    最后,以学校和区两个维度纵向汇报教研工作情况,其中回澜中学副书记陈文忠对本校中考备考情况进行汇报,曾庆猛老师则以《夯实教研工作优化教研方式 提升教研效率》主题汇报了清新区初中化学教研工作情况。

    三、同课异构,成为专家与教师交流的聚融器

    (一)同课异构备课,汇集一方精华。

    2月22日,在广东省教研院程俊老师的统筹安排下,确定了同课异构的上课主题和上课教师人选,广州、清远分别成立了由4—5名成员组成广州名师专家团队和清远市备课团队。上课课题是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7.4结晶现象》。两个团队以线下与线上,独研与互研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备课活动,在“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进行备课、磨课。两位老师的课汇集了当地备课团队的教育教学理念水平,也融入上课教师的个人教学特色。3月5日下午,两个团队聚集在区四中行臻楼二楼录播室开展说课与磨课,清远市初中化学教研中心组成员一同参与了活动。

    卢盛云老师在研讨课中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能结合新课标理念,通过展示各种晶体的图片和视频、学生实验、微观示意图等来演示结晶过程,把抽象的结晶概念变得具象化,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化学世界的热情。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程俊老师在磨课中提出,教学目标应该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指向全面育人,渗透学科思想与方法、学科价值等。晶体教学完全可以联系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有趣、有用的情境,让学生围绕真实问题、真实任务去学习和探究;同时强调两类物质结晶方法的认识模型要显性化,并在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中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真实提升。

    研讨过程中,清新区实验学校王明昌、阳山县教师发展中心欧水波、阳山县韩愈中学黄晓洁、连州市连州中学潘玲、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王志庭等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感悟与建议。

    (二)同课异构过程,展现一方风采。

    侯晓楠老师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反思认识晶体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并具有重要作用,借助形成明矾晶体的观察活动认识结晶的实质是溶质从溶剂中析出,并进一步从饱和溶液、溶解度这两个关键概念出发,引导学生思考溶质的溶解度曲线特点将影响结晶方法的选用,理清物质性质与物质分离方法的关系,完成对固体混合物分离思路与方法模型建构。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基于结晶现象的认识解释“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的真实情境后进一步追问“直接晒得的海盐能直接搬上餐桌吗”?自然地过渡到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初步形成基于物质的溶解性认识物质的分离思路,并体会化学在劳动生产中的学科价值。

    何宗艳老师通过晶体情境—广东下雪的情境引入身边的结晶现象,通过演示明矾晶体的结晶过程,引发学生关注实验,启动兴趣点。接着邀请两组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明矾、氯化钠结晶过程。以“以明矾组为什么能结晶,而氯化钠组实验却不成功?”“如何理解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晒出的海盐能否直接食用?需要如何处理?”“如何从有两种溶质的溶液中分离所需成分物质呢?”等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将问题、实验、知识和生活高度融合,帮助学生提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对比分析、模型建构、证据推理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同课异构评课,聚融双方智慧。

    在评课环节,曾庆猛老师首先就这节课如何进行结构化设计进行分析,从知识关联的结构化、认识思路的结构化、核心观念的结构化来剖析的课堂实施建议。

    戴光宏老师在评课中认为侯老师的课有以下三个优点。一是对教材非常熟悉,能把前后知识进行关联和构建。二是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设计思路清晰,上课很有条理。三是能用信息化技术,比如投屏、拍照等信息化技术即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何老师的课也有三个优点,一是在大概念的统领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从学生的发展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二是教学内容能与生活实际、生态环保、国家发展等有机融合。三是充分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外显。接着,戴光宏老师提出两点思考,一是启蒙化学如何去学?如何让学生感受化学是有趣的?并从化学实验、化学的创造性、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最后,他还建议老师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归纳、模型构建等的科学思维。

    程俊老师在评课中谈了三点:一是两位老师的教学内容选取科学合理。针对结晶的教学,她认为两位上课老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都有很合理,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关联度;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科学习思路与方法;教学过程能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参与,引导对化学学科价值的理解。二是两位老师本节课的问题、情境和活动的设计逻辑性都很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何老师有几处与生活相关联的情境,非常生动有力;三是要重视学生认知障碍的暴露与破解,精准预判并动态化解认知障碍的教学才有基本的课堂效益保障;要思考模型建构的方式和显性化的方式,模型只有足够明确、简洁并迁移应用,才能逐步固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广州名师团队和清远上课团队,以同课异构为依托,通过备课、磨课、上课、点评等环节,实现两个团队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让全体与会老师感到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四、专家讲座,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

    3月7日上午,广州市花都区实验中学陈贤芳老师作报告《实·趣·活·新——我探寻的化学教学之道》。陈贤芳老师从“课堂是什么?”发问,计算我们每周、每月、每学期有多少节化学课。陈老师娓娓道来,分享她探寻的化学教学之道。陈老师认为,实指的是求真务实、联系实际;趣指的是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活指的是形式灵活、知情合一;新指的是睿智创新、教学相长。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她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实·趣·活·新,透过她展示的学生作品,知道陈老师在她的课堂上能联系生活,注重初高知识衔接,把难记的一些知识点编成歌、写成诗、做成小游戏,让学生易于掌握、乐于探索。在场的同行看到一位热衷化学教学,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化学教师,备受感动。

陈贤芳老师与参会老师进行互动

    专家报告结束后,张治平老师进行了活动小结,张老师认为本次送教活动为清远市初中化学教师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和学习名师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机会,对提升本区域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希望老师们能把名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内化并在教学中实践、提升。

    广东省教研院“走进粤东西北(清远)教研帮扶活动”初中化学专场活动,通过教学研讨、优质课展示和专题讲座等方式,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为清远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清远地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