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教育”2024年春季省级教研活动第13场举行
撰写时间:2024-05-20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5月8日下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教学研究室、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学校、深圳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佛山市董蔚名教师工作室承办的“5G+智慧教育”2024年春季省级教研活动第13场——“CSMS+知行理论”助力特色课堂构建研究活动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举行。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广东省研究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研究员许世红、副研究员张林静,广东省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研究员詹春青,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部主任雷波、化学教研员潘红,佛山市禅城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安清、副主任刘兆平,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萧健雄,技术公司华南区总监侯健,外研在线基教事业部总经理郎崧、市场部主任陈派强出席本场活动。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学校、深圳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禅城区各初中学校的骨干教师们共约200人现场参与,来自北京、西藏、新疆、深圳、广州、清远、茂南、信宜等来自全国各地共约1200人次通过线上方式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
本场活动聚焦特色课堂构建和课堂教研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教学实践报告分享、沙龙研讨、专家点评等环节,引导教师运用CSMS+知行理论优化课堂教育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做法,助力我省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活动首先由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党总支书记董蔚致辞,她表示:自教育部研究制定《教师数字素养》以来,国家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张槎中学秉持教育教学先进理念,积极探索“如何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五主八阶”高阶课堂教学模式。为能更精准科学地“评”,学校紧跟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步伐,积极推动数字化教研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引进了CSMS智能课堂教学过程分析系统,让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CSMS智能课堂教学过程分析系统用最简便的操作工具,最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一线教师全面复盘课堂教学行为,帮助一线教师实现“二次成长”,获得“成长加速度”。通过推动教师改良课堂教学行为,最终真正服务于学生,让学生综合素质真正提高。
环节一 教学研究专题分享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张妙清老师以《CSMS提升初中数学深度学习课堂实践研究》为题分享了自己在运用CSMS精准评测课堂中对学生思维激发的思考。她主要通过集体教研,调整优化,促进学生课堂思维激发,制定了勾股定理大单元教学设计,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设置有效问题串等策略提升课堂,并利用CSMS报告分析进行后测检验,更好地逐步落实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金铮老师以《运用CSMS报告助力兴发课堂的优化探索》为题,借助三位老师的兴发课例进行阐述。金老师借助CSMS报告聚集课堂问题、找到优缺点,改进教学设计、优化调整,提出创设活动、增加追问等具体优化策略,并注重后测结果检验。他从实践中得出结论:CSMS报告使兴发教学目标证据化、使兴发教学评价过程化。
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罗湘涵老师在学校高阶思维课题的引领下进行单元教学研究,她分享的主题是《CSMS工具促进高阶思维课堂的实现》。罗湘涵老师基于前测单元报告的数据展开单元教学实践,设计了“呈现大问题,引发独立思考;交流探讨,让思维相互碰撞”等活动,找到思维突破口,让学生的学习在思维进阶中稳步提升,课堂氛围稳中有进,体现了张槎中学特色科组建设的成果。
深圳福田区第二实验学校吴思敏老师根据本校具体学情,以《CSMS助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研究》为题分享学校运用CSMS助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优化的研究过程。吴思敏老师基于研究,总结了CSMS系统在增强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对学科的促进作用。
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学校刘梓禄老师分享的主题是《CSMS单元报告发展初中物理“模型建构”课堂探索》。刘梓禄老师利用CSMS“思维激发”,从“思维激发开放度”、“教师兼顾学生思维的均衡情况”等7个指标,分析了初中物理“模型建构”课堂,就数据反映出来的问题小步调整教学方式,提出了初中物理“模型建构”课堂优化的四个策略。
环节二 教研沙龙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部主任雷波、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副校长霍韵怡、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麦雪玲、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数学科组长金铮、深圳市光明区玉律学校初中数学科组长段彦萍、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化学科青年教师黄芷婷参与教研沙龙讨论。沙龙环节由霍韵怡主持。沙龙以“运用CSMS工具助力特色课堂构建”为主题,就为何要将CSMS引入学校特色课堂建设、CSMS如何帮助教师实现特色课堂建设、深度运用CSMS工具的反思与感悟三个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雷波从教育管理部门的角度从宏观上介绍了课程标准及相关对于特色课堂和特色课程的要求,给与学校构建特色课堂的方向指引。他指出,贯彻2022年版义务教育新课标,需要把内化的课程理念最终落实在教学上,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上。育人育心,立德树人,需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学科特色,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依托形象思维,注重梳理探究,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雷波指引教师们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激发过程。
金铮以学校整体应用CSMS的研究计划和实践方案出发介绍兴发教学学思行特色课堂建设。在实践中发现学思行特色课堂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对学校其他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霍韵怡表示,张槎中学引进了CSMS智能课堂教学过程分析系统,以数据说话,凝练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五主八阶”课堂教学模式,聚焦学生的高阶思维培养,也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个人到科组、从科组到级组,不断地深入及普及,让课堂教学评价和教研真正做到了有数可循,有据可依,有理可证。
段彦萍从“为什么”和“如何”两方面谈CSMS工具对学校初中部数学科组教育教学的帮助:一是有效解决学校“三无”学情问题;二是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是推动科组建设,打造高效课堂。
黄芷婷表示,张槎中学化学科组在“五主八阶”课堂教学模式下组织教学内容,让课堂推进有方向,落实有深度。她以生动的“酸碱盐复习”案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提高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互性,实现轻松高效的课堂。
麦雪玲从学校面临的教育教学大挑战出发,结合2020至2022三年的广州阳光测评数据指出学校中学段学生的品德社会化分值所反映的问题,因此学校尤其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利用CSMS。
环节三 活动总结
活动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李海东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所有分享嘉宾进行了精辟的总结与评价,充分肯定了学校老师们在研究和实践方面的成果。李海东副院长将本次活动的特点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激发思维,数字化评价推动深度学习;二是以评促教,数字化教研加速教师成长;三是精准改进,数字化赋能构建特色课堂。在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展望未来,他提出三个希望:一是聚焦课堂,数据支撑,形成品牌特色;二是助力教师,研究先行,加速专业发展;三是汇集学生,精准施教,培养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