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研讨活动举行
撰写时间:2024-08-2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8月29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研讨活动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邵子铀、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与信息化处四级调研员陈炎耀、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吴颖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汪琼、省教育研究院“5G+智慧教育”项目成员,与省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各地级以上市教育研究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全省180所项目学校代表等300余人开展研讨。活动中,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5G+智慧教育”项目负责人李海东代表项目组发布《广东省中小学课堂大数据报告(2024)》。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欧卫国代表协办单位致欢迎辞。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数字化已成为推进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成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成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鼓励以数字技术应用开辟课堂数字化评价的新赛道、实现知识课堂向素养课堂转型、助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持续开展前沿研究形成教育数字化系列新成果。
李海东在活动中作《技术赋能,推动课堂数字化评价成果落地》报告,并发布《广东省中小学课堂大数据报告(2024)》。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应用“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开展前中后测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成效显著,例如:学生课堂兴趣指数,前测均值为62.47,后测均值为65.15,上升2.68;学生学科自信指数,前测均值为63.17,后测均值为67.11,上升3.94;学科素养导向指数,前测均值为66.56,后测均值为68.39,上升1.8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课题组专项研究也同步揭示:“学习发生知行理论支撑的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能够帮助教师显著提高课程知行设计的合理性、课程四何的均衡程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相对而言,新授课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小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更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同学科课堂在培育学生学科自信、课堂兴趣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次大数据报告还新增了道德与法治、物理、历史等学科的常态课堂常模,道德与法治的优秀课堂常模,为这些学科教学改进提供更精准的参考。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广东常态课堂上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仍占据主要地位,大单元教学中思维激发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单元教学需及时监测课堂以实现通过早期干预促进良性循环的目标。
目前,课堂教学智慧评价“CSMS+知行理论”已在800多所中小学推广应用,惠及2.5万教师和70万学生,生成约5万份课堂评价报告,开展了100多场数字化教研,形成广东课堂特征常模并开源课堂数据,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在研讨交流中,中国教育学会原副会长吴颖民认为,当今数字技术发展迅速,很多行业敏锐地迅速应用数字技术寻求突破,教育领域亟须迎头赶上。教育的绿色转型发展离不开数字化赋能,离不开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在数字技术如此深刻地影响经济社会各行各业发展的今天,数字素养应当成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教师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以较少的时间、较轻的负担、较高的效率、较低的代价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省教研院主持的“5G+CSMS”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实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数据,同时通过对课堂大数据的分析深入开展学科教学改进,在较大范围实现了实用好用的成果价值。对于专家资源缺乏的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尤其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汪琼作专题报告《智能时代课堂循证研究:价值与挑战》。项目技术支持单位努比技术(广州)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刘军民作主题发言《让课堂“行”起来——CSMS使用指南》。“5G+智慧教育”项目前期试点区域代表河源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骆伟山介绍了以数字化教研推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工作经验。
项目学校培训环节由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副主任耿丹青主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副研究员张林静作主题发言《凝心聚力共研共建做好项目实施与研究工作》,对180所项目学校后续如何开展课堂大数据研究和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了详细说明。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教研员刘永东、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小学部主任林美芳、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书记王映、东莞市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教务处主任吴丰、深圳市宝安区宝民小学教学处副主任马莉娜、分别从区域和学校层面对开展课堂大数据研究的前期经验和后续思考进行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