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 2024 年秋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 6 场

撰写时间:2025-01-06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2024年12月17日,“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 2024年秋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6场广州市培正中学举行。此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州市培正中学承办,并得到了项目学校清远广州组多所学校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李海东副院长、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张林静老师,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曾海刚副院长等出席,还有来自项目学校、数字教研导师以及越秀区、增城区、番禺区、清远市的骨干教师、培正教育集团成员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活动由培正中学崔美龄副校长主持。
广州市培正中学校长杨先明发表了精彩的致辞,并强调本次教研活动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意义。

    随后的四位嘉宾进行了研究主题分享。他们的分享聚焦于CSMS实证研究在基础教育决策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提升学生课堂积极性、培养高阶思维和支持教学评一体化高效课堂建设方面的实效研究,让参会者对 CSMS 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曾海刚作了《CSMS实证研究赋能越秀基础教育决策》的专题发言,他介绍了越秀区利用CSMS开展数学思维提升策略研究,发现全区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备教学评研一体化”行动,形成了人工智能视域下人机协同精准课堂教学评价模型;根据数据发现的问题,赋能越秀区教育决策:一是将2023年作为“备课质量提升年”,二是2024年作为课程教学改革年,三是申报了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区,四是申报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区,五是申报广东省数学高质量发展实验区,六是越秀区教研院开展基于学校发展的全要素调研。为区域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广州市培正中学裴传峰老师很大胆的将CSMS应用到自己的高三复习课上,为了提升高三学生数学课堂积极性,他用数据帮助自己进行4次课的持续优化改进,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并总结出在高三复习课上的各教学环节的优化策略。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钟秀芳老师作了《基于CSMS数据分析助力初中毕业班学生数学高阶思维培养》的分享,她围绕三个问题开展了研究:一是在初三紧张的教学中,如何兼顾知识传授与思维能力培养?二是对于基础弱的学生或班级,如何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三是如何教才能做到上面两点?她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进行试验,并通过CSMS报告数据、学生反馈、现场听课老师的观感、自己的感受等四方面来综合反映试验效果。这样的试验与探索非常宝贵。 

    增城区朱村街第二小学梁琼方老师作了《CSMS平台支持下教学评一体化的高效课堂建设》的经验分享。她介绍了学校在前两个阶段研究的基础上,本学期第三个阶段研究从推广到了语数英三个学科,通过新加入研究的C教师、早期加入的A教师、语文数学研究小组的三个举例,全面呈现了学校整体项目的研究实践和成效。 

    教研沙龙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围绕 “运用 CSMS 大数据激活教师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 这一核心主题,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师们各抒己见。 

    主持人崔美龄副校长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根源于四个层次:一是源于对教师职业的敬畏感,二是源于对课程教学的危机感,三是源于对学生成长的责任感,四是源于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实验学校郑贤玉老师讲述了师生共同运用 CSMS 大数据,激活课堂、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清城区第二小学冯楚妍分享了学校利用 CSMS 大数据分析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凝练与个性化发展的有效举措;培正中学谢家隆老师、清远市第一中学朱会会老师、增城区朱村街第二小学陈韵老师纷纷畅谈在参与项目研究中的探索、反思与困惑,展现出青年教师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中的积极探索精神。

每一位青年教师背后都有一群未来可期的孩子,每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都事关教育改革成效,事关教育的未来。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引领不能是选拔式的,传统的教学业务评比、赛课等方式仅能够激励部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热情,而校本化的专业引领能够让每一位青年教师找准成长方向和路径,在各自岗位上主动发光发热,彰显教育智慧,创新育人方式。广大附属中学刘伟伟老师针对年轻教师的困惑进行了精彩的答疑解惑,强调了要客观看待数据,做到人机协同。

活动尾声,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场教研活动有四个特点:一是数字赋能、服务教育决策有凭有据;二是精准改进、提升教学质量有章有法;三是激发思维、优化教学设计有始有终;四是教研转变、建设高效课堂有的放矢。他也为下一步学校开展项目研究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聚焦有没有,拥抱数字技术开辟新赛道;二是针对好不好,借助数据画像实现新提升;三是着眼行不行,改善教师能力形成新路径;四是突破敢不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构建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