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惠州教研帮扶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场举行
撰写时间:2025-04-28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教研帮扶促成长 心理赋能助发展
4月22日至24日,走进惠州教研帮扶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场在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举行,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研讨和专家讲座等方式,有效提升了惠州地区教研水平,也进一步推动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走深走实。
集体备课聚智慧 三阶教研促心育
4月22日下午,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徐航航的带领下,中山市心理健康教研员黄珊珊、惠州市心理健康教研员袁建群、各县(区)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研员、广东省袁建群名教师工作室学员、广东省林志华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同课异构教师及备课团队齐聚博罗县东江博雅学校,开展了同课异构集体备课。通过特色课堂展示、课后分组探讨、专家逐一点评的"三阶式"教研模式开展集体备课,为授课教师们进一步优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指导。
同课异构显特色 多元实践强心育
4月23日上午,初中、高中学段分别开展同课异构现场授课活动。
在初中学段,中山市华侨中学李天凤老师执教《初中生()的一天》,巧妙运用视频展示与实验操作,引导学生以积极视角看生活。惠州市第一中学仲恺校区马宁老师带来《如果身体会说话——愤怒情绪管理》课程,通过设计趣味活动与情景模拟演练,有效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高中学段中,中山市第一中学的林志华老师以《逆风局的翻盘逻辑》为主题,借助游戏化教学设计生动诠释翻盘要素,着力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惠州仲恺高级中学王佳美老师则以《细化自我颗粒度,赋能成长心能量》为主题,通过趣味活动与视频素材,助力学生深入探索自我维度,从容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类困境。
初、高中学段的心理课堂各具特色。初中学段两节课风格不同,却紧扣学生思维过渡阶段,突破传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细微处,从日常情绪与身体信号中感悟多元心理体验,实现育人价值。高中学段中,林志华以竞技式课堂强调逆境策略,王佳美以细腻教学聚焦自我认知探索。二者分别助力学生应对外部挑战、探索内心世界,多元的教学风格,为观摩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研素材。
专题讲座传经验 五维指引探心育
4月23日下午,中山市心理健康教研员黄珊珊老师作专题讲座《指向成长:心理课的设计与探索》。她紧扣寻找切入点、确定落脚点、把握着力点、注重逻辑点、反思创新点五大维度,以鲜活典型的教学案例为引,融合深厚教学智慧,为教师们呈上一份极具实操价值的心理课程设计宝典,同时分享诸多富有启发性的创新思路,助力心理课堂教学品质跃升。
经验分享明方向 监测赋能护心育
4月24日上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研讨活动有序开展。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袁建群从区域教研视角出发,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提出优化师资配置、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发展方向。惠州市实验中学心理中心主任何碧兰结合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心理育人实践,详细介绍了该校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惠州市仲恺中学罗嘉仪老师以自身成长为例,讲述从“被支持者”到“支持者”的蜕变,展现通过教研带动群体赋能的实践路径。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室副主任耿丹青主持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果应用研讨。她强调,需提炼应用监测结果,推动跨部门协同,整合督导、教研等多方力量,深入调研问题、精准归因,落实整改并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区域实践。
众师共研增本领 坚守初心固心育
本次教研帮扶活动共有惠州市200余名教师参与,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等多元形式,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为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供范例。与会教师表示将把所学融入实践,护航学生成长。徐航航在总结时强调,教师要坚守专业初心,深耕教学、教研、辅导领域,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