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场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项目教研活动举办

撰写时间:2025-04-23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4月16日下午,“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8场在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举行。本场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深圳市福田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承办,项目“河源-深圳”组9所学校(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河源市河源中学、紫金县蓝塘中心小学、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河源市源城区雅居乐小学、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东源县清平中学、东源县仙塘中学、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岸小学)共同协办,并得到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赵盟副局长致欢迎辞。他表示,深圳市福田区全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应用以及教科研体系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AI技术提升教学教研效率,实现精准服务,形成数字赋能全链条应用生态。梅山小学依托CSMS系统形成了可复制的教育数字化转型福田经验,在福田区和各结对帮扶学校发挥着辐射作用。同时,他期待本场活动能充分展示出基于CSMS课堂评价深入开展“共生课堂”的研究成果,取得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全省各区域、各学校及广大教师提供实操范本。

    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校长刘锐娟以《CSMS赋能师生共生,让课堂焕发生命力》为题,传达CSMS精准诊断课堂,重塑课堂样态,构建“共建-共长-共生”课堂,实现课堂变革,赋能师生成长的观点。蔡小慧主任分享的主题是《共生课堂:问题链驱动思维深度激发》,切片CSMS课堂报告案例数据,通过问题链的策略优化,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和延展度。

    河源市源城区雅居乐小学校长刘燕芬分享的主题是《三维协同·数据循证:CSMS驱动课堂质量提升的实践与创新》,通过实践探索,形成了“三维协同·四步循证”的研析法,让教育从经验判断走向证据支持,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河源市紫金县蓝塘中心小学主任吴妙萍的分享题目为《乘CSMS东风,破课堂教学之茧》,通过三维结构与精准施策,从“破茧”到“成蝶”,CSMS系统为课堂转型提供了精准的“手术刀”,突破乡村教育困境,实现数据验证的教育质变。

    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龙湖学校副校长肖晓怡的分享题目是《精准诊断·动态适配:CSMS助力教学效能提升之路》,学校基于CSMS核心指标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精准诊断+动态适配,让教学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

    河源市河源中学主任陈晓燕的分享题目是《运用CSMS赋能教师同研共进的校本研究》,通过骨干教师“提炼-分析-辐射”和青年教师“个人追踪-集体同研-反思总结”,揭秘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的教研活动,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壁垒,实现团队智慧的共生共进。

    教研沙龙环节围绕《以“数”优研·共生促长——以CSMS评价诊断结果促进精准教研》这一主题开展。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贾汇亮、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涂欣、深圳市福田区梅山小学孟峰、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陈虹妃、河源市东源县清平中学张燕丽、河源市东源县仙塘中学罗小飞、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海岸小学胡珊珊几位专家老师参加研讨。主要围绕“CSMS课堂数据折射出课堂怎样问题”、“学校如何开展‘依数优研’,开展精准靶向的教研”、“如何为教师设计基于CSMS课堂评价的成长阶梯”、“结合CSMS评价系统运用,对未来课堂评价的预期”四个问题,参加沙龙活动几位老师,结合区域、学校和自身的实践状况,进行了深入探讨。

开展沙龙研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李海东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主题的前瞻性,二是实践的丰富性。他对各项目校提出了三点期望:一要以“共生”为核,深化理念创新,将 CSMS 作为撬动课堂变革的支点,形成平等、互动、共创的学习生态;二要以“特色”为要,打造校本范式,将 CSMS 与学校文化、教学主张深度融合,形成“一校一品”的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模式;三要以“共进”为责,强化区域协同,各地各校加强交流互鉴,让优质经验流动起来,共同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是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与评价双线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通过理论研讨与典型案例分享,为全省中小学提供了可复制的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实施范式,也为广东省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