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场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项目教研活动举办
撰写时间:2025-04-08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4月2日下午,“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2025年春季学期省级教研活动第4场在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承办,本项目湛江广州组8所学校(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湛江市第十七中学、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共同协办,并得到了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照东致欢迎辞。他表示,CSMS课堂智能诊断系统与知行理论的结合,为课堂教学把脉问诊提供了科学工具,是实现“数据赋能、理论引领、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关键路径。他期待此次活动能为全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提供引领范式。
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照东致辞
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欧阳怡校长以《运用CSMS探索语文跨学科课堂的思维培养策略》为题,以语文跨学科课堂教学为例,展示了如何利用CSMS的“师生互动”“问题层级”等数据维度,精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朱圆杰、黄翠萍老师以《CSMS+知行理论:优化课程调控 助力高效课堂》为题,提出了“数据—反思—行动”循环模式,为课堂动态调控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路径。
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钟证霖老师以《借力CSMS优化提问策略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为题,通过对比青年教师使用CSMS前后的提问数据,验证了技术工具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价值。
湛江市第十七中学王桂花老师以《运用CSMS评价系统,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题,将CSMS的“学生参与度”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挂钩,为小学语文课堂的素养落地提供了量化依据。
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郭威老师以《基于CSMS+知行理论构建初中生物学高效课堂的策略与实践》为题,构建了“数据反馈—行为干预—认知内化”三阶模型,为初中理科课堂的主动学习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教研沙龙环节分为中学组和小学组。与会嘉宾围绕主题“运用CSMS+知行理论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就“CSMS数据如何精准指导教学改进”“AI赋能跨学科学习”“传统与数字化教学的平衡”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中学组研讨由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郑虹、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欧阳怡、华南理工大学张春玉、广州市东风实验学校王检辉、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中学李鸿娟、湛江第十七中学黄一川、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学校黄鹂几位老师参加,小学组由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钟燕萍、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邢柳、广州市番禺区沙湾荟贤小学谢采颖、广州市八一希望学校聂剑韵、广州市天河区盈彩美居小学钟美君、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王芳几位老师参加。
中学组开展沙龙研讨
小学组开展沙龙研讨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林静博士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三点研究建议:一是把CSMS数据回归真实的课堂中,辩证的看待数据,重视数据背后的指标含义,深研数据改进教学;二是拓展CSMS的应用场景,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提质、教师成长和教研转型;三是重视教师科研素养培养,以适应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是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探索,通过理论引领与案例分享,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教研范式,也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