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高教讲堂”第8场:广东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成果推广活动(新医科)举办

撰写时间:2025-04-16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4月2日下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高教讲堂第8场开讲,本场主题为“探索‘医学+’人才培养,助推新医科建设”。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孙丽昕研究员主持。活动在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截至活动结束,点播量累计4.2万次。

    一、活动介绍

    孙丽昕作活动介绍。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明确指出,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并提出以“四新”引领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到2025年,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当前,“瞄准医学科技发展前沿,大力推进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培育‘医学+X’‘X+医学’等新兴学科专业”成为医学发展的重大趋势,新医科建设正积极呼唤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本次活动以“探索‘医学+’人才培养,助推新医科建设”为主题,打造我省高校医科教师教学展示与交流平台,“立足‘大健康’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专业特色发展”,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赋能新医科建设。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孙丽昕研究员作活动介绍

    二、教学展示

    教学展示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广东省第五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李劼若主任医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主治医师、广东省第六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实呈现。李劼若从“小张的膝关节怎么了?”病例引出课堂内容,深入讲解前交叉韧带的解剖与组织结构、机制及病理改变、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张实通过腹内损伤的案例引入,围绕腹内损伤的临床表现、病生基础和诊断思路展开了详细教学。

    三、学术沙龙

    广东工业大学生物医药学院院长助理郑俊霞教授主持学术沙龙,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医学教育处副处长、教授王淑珍研究员,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关节骨病外科主任林荔军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原教务处处长曾元儿教授,广州医科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吴他凡副研究员参与研讨。专家们分析了新医科的内涵、国家战略及政策导向,探索“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强力推进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高校实践,探讨了“医学+”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实践。

学术沙龙研讨现场

    四、专题报告

    广东医科大学副校长曾志嵘教授作专题报告《医学教育数智化变革与挑战》。曾志嵘剖析了数字科学技术革新为教育变革带来的可能和教育数智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风险;界定了数字化教育和数智化教育相关概念,解析了高等教育数智化基本概念框架;诠释了面向未来医学的医学教育数智化变革,并阐释了广东医科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建设和医学教育的基础建设、跨系统跨校跨领域跨学科的医工融合、面向未来医学场景的新医科专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本次活动聚焦新医科,探讨“新医科”建设的内涵和意义,聚焦“医学+”人才培养,探讨医科与理科、工科、文科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探索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高校实践,让我们对新医科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青年教师在本科医学教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引发我们对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