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粤东西北(汕尾)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学科专场举行

撰写时间:2025-05-15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携手教研共成长助力数学新启航

    近日,“走进粤东西北(汕尾)教研帮扶活动”(小学数学学科专场)在陆河县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汕尾市教育局承办,陆河县教育局和陆河外国语学校协办,广州市天河区孙暾名师工作室、广东省林焕好名教师工作室成员以及汕尾市近200名教师参与,围绕主题“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探索”,以讲座赋能、说课研讨、同课异构为载体,搭建了理论与实践交融的深度研修平台,为破解教学难点、创新教研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尤其是“综合与实践”的开展方面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与深刻的启发。

齐心备课同钻研共研教法促提升

    4月13日上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组织开展了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广州、汕尾备课团队线上进行磨课与交流。4月22日下午,教研帮扶团队赴陆河外国语学校实地开展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鲍银霞,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林焕好,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副校长黄培红、主任孙暾,陆河县教师发展中心李碧兰、陆河县实验学校黄丽华以及各县区教研员参加研讨,通过试教、专业诊断、互动交流等方式,对两节展示课例进行进一步打磨。研讨环节,省级教研帮扶团队专家及与会人员展开深入探讨,就情境创设、评价模式、教学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指导和优化。

开幕致辞明方向携手共赴教研之约

    4月23日上午开幕式上,陆河外国语学校校长涂仁江致辞。他从教育发展格局着眼,传递出对深化区域教研协作、共探教学创新的殷切期待。随后,鲍银霞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情况和目标,立足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前沿,构建多维立体的研讨矩阵: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讲座锚定方向,又有说课、同课异构等实践环节深化研磨,更通过教研沙龙、质量监测研讨等互动形式,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鲍银霞详细回溯了跨区域协同筹备的历程,介绍了参与单位在资源整合、流程设计中的深度协作,并明确提出以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教师专业能力进阶为核心目标,为全体与会者勾勒出清晰的教研行动路线图。

深度说课精剖析共绘教学新图景

    在新课标的指导框架下,孙暾以“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为主线,对“综合与实践”课程展开深度剖析,为在场教师搭建起系统认知架构,让大家对该课程的本质内涵、教育价值及实施路径有了更为透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孙暾以《欢乐购物街》这一“综合与实践”活动为范例,展开说课分享。孙暾紧扣新课标要求,从六个维度层层深入:在课标研读环节,精准把握课程定位与育人导向;教材内容分析中,梳理知识脉络与能力培养点;学情分析阶段,基于学生认知基础与生活经验制定策略;围绕核心素养培育,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以创新理念构建活动框架,融入多元教学方法;最后,从教-学-评一体化视角,提出兼具科学性与实操性的建议,为课程落地实施提供了全面且细致的指引。

同课异构展精彩异曲同工促提升

    在课例展示环节,陆河县实验学校黄丽华带着一年级的小朋友开启了别开生面的数学探索之旅。课堂上,黄丽华以从容稳健的教学风格、亲和细腻的话语引导,构建起张弛有度的学习氛围,推动教学环节层层递进。课程伊始,黄丽华以贴近生活的购物情景视频切入,巧妙引出《认识人民币》这一主题,瞬间点燃学生的求知热情。教学过程中,黄丽华老师设计“认一认、分一分、换一换”三大实践环节:通过直观观察不同面值人民币的图案、颜色与数字,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组织分类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梳理货币特征;开展模拟兑换游戏,锻炼学生的数学推理与沟通协作能力。这些环环相扣的活动,打破学科壁垒,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融合,充分彰显数学课程的综合性特征。

    在实践应用环节,黄丽华创设“选购小熊玩具”的趣味情境,学生们在模拟交易中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既提升了数学应用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金融素养。课程尾声,黄丽华精心设计的多维度评价表,从知识掌握、情感体验、学习过程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反馈机制,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整堂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素养提升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现代课堂的育人智慧。

    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副校长黄培红以一堂构思精妙的课例展示,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艺术。从精美的PPT设计、匠心独运的教学环节,到富含巧思的板书布局,牢牢吸引着学生与观摩教师的目光。课堂上,黄培红始终保持着饱满的热情,以明快流畅的节奏引领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在“认一认”环节中,黄培红打破学科界限,将数学知识与美术鉴赏、地理文化有机融合。学生们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不仅辨识货币的面额与图案,更通过人民币上的风景名胜、民族元素,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与多元文化,既拓宽了知识视野,又增强了文化认同感。随后,黄培红巧妙设置“放大镜探秘”环节,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与单位标识。学生们通过抽丝剥茧般的探究,逐步掌握规范表述货币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观察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而在“我说你拿”互动游戏中,黄培红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的挑战任务——从简单的100元纸币,到小额的3分硬币,再到复杂的8元6角组合,每一次指令的升级都激发着学生的思维活力。黄培红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后及时将货币归位,这一细节设计不仅培养了学生有条不紊的学习习惯,更体现了对课堂常规教育的重视。

    整堂课以层层递进的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从观察辨识到实践操作,从知识学习到习惯养成,每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黄培红将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巧妙融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创新魅力。

多维评课探真知同心聚力共精进

    示范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分享了备课思路与课堂生成中的感悟。

    评课议课环节中,陆河外国语学校郭海燕、陆河县教师发展中心李碧兰、陆丰市教师发展中心郑芬描、海丰县教师发展中心黄翠琳、广州市天河区昌乐小学孙暾、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林焕好、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鲍银霞以及来自各地的教师代表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度”“学生主体性体现”“教学策略创新性”等维度展开深入探讨,既肯定了教学中的亮点,也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素养导向启航程数学实践研真知

    4月23日下午,孙暾以《赏.玩.用——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为题,结合其课题研究成果作讲座。讲座以昌乐数学节为缘起,以新课程理念中理想的学习方式为引子,引发听众深度思考。讲座中,孙暾以天河区昌乐小学数学节活动为实践案例,从“赏中学”感受数学魅力、“玩中学”体验数学魔力、“用中学”领略数学威力这三个维度,系统阐释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路径。她着重指出,此类活动能推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助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习热情,多样化学习方式相互配合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讲座还围绕数学节回顾反思、天河特色做法展开,并强调多维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素养的作用。讲座紧密联系新课标和教学实际,非常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在现场交流环节,老师们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抛出教学中的困惑与疑问,与专家展开深入探讨,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数据把脉寻良策沙龙研讨促提升

    最后,鲍银霞主持“基于质量监测结果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实践探索”主题教研沙龙。与会人员围绕师资队伍、质量监测、教研实施、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等方面展开详细汇报”。鲍银霞与林焕好高度认可各县区的教研工作成果,同时针对各县区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专业分析与诊断,为在场老师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精准有效的指导建议。

    本次教研帮扶活动创新构建“课例展示+专家诊断+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通过跨区域协同联动、多维度课例深度剖析与专家分层精准指导,为粤东地区小学数学教师打造了优质高效的专业成长平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活动探索出“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为推动全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