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51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开讲

撰写时间:2025-06-26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2025年6月20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南方教研大讲堂第151场“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广东省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主题研讨活动”开讲。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高中英语教研员葛炳芳,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于弟,河源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刘熹,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英语学科教研组长郑颖,河源中学英语学科教研组长巫春联,深圳实验学校光明部英语教师吴翔,河源高级中学英语教师刘苡珊受邀参与主讲。本次研讨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中英语教研员罗永华主持,通过教研网、触电新闻、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传媒、广州教育联播、和教育、粤教翔云云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截至活动结束,点播量累计57.06万次。

    本次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以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英语学科教研体系建设项目深圳市与河源市的实践成果展示为抓手,通过主题阐述、课例说课、课例展示、课例点评、教研沙龙、专家视点和活动总结等系列环节,为一线教师与教研员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旨在促进我省教师拓展教学视野,深入理解和实践阅读教学。


主题阐述

    《课标》(2017年版 2020年修订)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体验更丰富的语篇文体,学习语言、人文和科学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阅读能力,拓展思维,提高审美、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既可以从课堂层面开展贯通读前-读中-读后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也可以从课程层面开展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一齐推进的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完整的英语阅读世界,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深度体验和深度表达。研究与实践发现,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从课堂到课程,以课内联通课外,两者相辅相成,融合贯通,为学生提供一个多维、立体、开放的阅读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积极阅读情感的构建,深度阅读能力的培养、主动阅读习惯的养成,最终助力课程育人目标的实现。

课例说课、展示与点评

    刘苡珊选取了人教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二册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Reading and Thinking) “Welcome Xie Lei!” Business Student Building Bridges 开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单篇阅读),以新课标、深度学习理念和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从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整合、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说课,呈现了一节以主题意义探究为目标,以驱动性问题链为引领的深度阅读教学课例。刘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感受变化对比以及角色互换交流等方式,理解“遇到挑战-积极应对-获得成长”的转变轨迹,分析“Character-Competence-Culture”跨文化适应框架,探讨文化使者双向沟通策略,树立和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葛炳芳认为就“深度阅读”专题而言,刘苡珊老师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刘老师这节阅读课充分体现了深度学习理念,凸显了以下几个亮点:一、活动有梯度。教师设计了详细的任务单,学生在课堂中有自主探究的过程,有细节--结构的关联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始终有“表达”的伴随。二、结构有张力。教师引导学生以细节抽象“结构”,再以“结构”指引学生梳理和拓展更多的细节。三、思维有成果。本节课的活动通过“真问题”来呈现和导入,教师对文本的深度加工,让学生的个性化表达成为可能。葛老师对本节课提出建议:一、文本解读更多元化。教师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对关键词进行个性化解读。二、自主探究始于自主提问。除了让学生回答老师预设的问题,还可以鼓励主动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深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活动设计要有适切的坡度,教师要给机会让学生实现思维的“爬坡”。

    吴翔以外研版(2019年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1 Laugh Out Loud (Developing Ideas) The Importance of Humour群文阅读为例,开展了基于文化意识培养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分别从单元内容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并完整地呈现了一节以文化意识培养为目标,体现深度学习特征的阅读教学课例。吴老师围绕“幽默”这个话题,通过创设文化情境,补充文化知识,探究文化异同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文化感知、深化文化理解,提升文化自信,并引导他们在此过程中理解和感悟不同文化中“幽默”的意义和重要性,在生活中学会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始终秉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于弟以深圳市整本书阅读实践为例,从缘起、演化路径、案例展示、未来探索方向四个方面,分享了《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区域实践》。她提出了“一核5IN”高中英语整本书阅读模型,并以两个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其中“5IN”一方面是指融合性课程(Integrated)和非融合性课程(Individualized);另一方面是指选材和课程设计要有趣(Interesting)、有启发(Inspiring)、有知识含量(Informative)。“5IN”共同指向“一核(CORE)”,即激发学生热情,吸引学校参与(Captivate);整合课型模式,统筹区域实施(Orchestrate);微观上整本书内意义探究,宏观上整本书开展意义思考(Reflect);点亮师生思维,模式推广燎原(Enlighten)。该阅读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学”一篇“读”一本,实现“通”一类。

    王蔷充分肯定了吴老师的群文阅读课,认为这节课凸显了深度阅读的几个特征:一、学生全程的情境体验过程。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多重文本对话,形成多层意义建构,实现了知识的关联。二、兼具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教师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幽默(What),理解和感悟不同文化中“幽默”的意义和重要性(Why),而且引导他们学会如何运用幽默地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How),成为一个幽默风趣的人。三、技术赋能英语课堂。如:让图片说话等科技手段生动地呈现了语言,推动了学生深度阅读,实现了迁移与创造。接着,王蔷赞扬于弟关于区域推进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活动。阅读是一个解码-建构的过程,她认为于弟总结的“读起来、读下去、读进去、读出来”这几个关键词是阅读的全过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此外,通过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方式推进区域整本书阅读,也是值得探索实践的教研模式。

教研沙龙

    参加本次教研沙龙活动的嘉宾有王蔷、葛炳芳、罗永华、于弟、刘熹、郑颖、巫春联等人。来自高校、教研部门、教学一线的专家、教研员、名师齐聚一堂,围绕“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关于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价值和意义。王蔷认为深度阅读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她分别从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对深度阅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解读,强调深度阅读需要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解码、建构和探究阅读文字背后的意义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基于文本的理解到深入文本的理解再到超越文本的创作,最终学会阅读,发展学习能力。葛炳芳指出深度阅读要基于意义加工教语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度阅读是在学习单元的整体框架下,系统地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零散的细节中和师生意义协商过程中,强化知识、结构和主动学习过程,最终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于地市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实践。于弟介绍了深圳从回应新课标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来推动全市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一些尝试,并着重分享了深圳市在群文阅读教学和构建整本书阅读模式等探索中的发现和成效。刘熹分享了河源市开展深度阅读教学的缘起、探索和成效,特别强调深度阅读教学要通过语篇研读,设计层级化的问题链和有层次有关联的活动,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开展主题意义探究,形成从文本分析--活动设计--课堂实施--评价反馈的完整闭环。

    关于学生在开展深度阅读学习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成果。郑颖从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的课程设置、管理特点、学生需求和科组推进等方面阐述了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整本书深度阅读,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认知、理解力、情感认同等方面有显著的提升,并且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巫春联从河源中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和科组的举措两个方面介绍了开展深度阅读学习实践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学生在深度阅读学习中逐渐乐于阅读、善于阅读、乐于思考和探索,语篇分析和鉴赏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

    关于开展深度阅读教学实践对于学校、科组、教师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具体要求。王蔷提倡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深度研究文本,引导学生全身心体验式地参与阅读过程。其次,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实现对阅读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意义建构。再次,教师要提高提问质量,让问题活动化,即时评价反馈学生的具体表现。葛炳芳强调教研员和教研组长要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搭建好相关主题持续研讨的平台,既要有理念指引,也要从操作层面提供具体的方法、策略和案例,供一线教师模仿学习和创造性实践。

    关于设计和实施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于弟总结了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的若干策略,如:“读-思-演-创-展-评”闭环阅读模式、“ICE ” 阅读模式、“FIRE”阅读模式、“STEAM”阅读模式等。刘熹强调在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可以遵循“低起点-小步骤-强支撑”的原则,通过学科教研体系项目建设和课题研究,逐步推进深度阅读教学实践。

    关于设计与实施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郑颖表示最大的挑战是学生语言能力差异较大。她强调教师首先要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然后指导阅读方法,协助制订阅读计划,再基于学情设计分层阅读活动。巫春联认为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较难平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开展分层阅读活动或者组织小组共读活动来推进深度阅读实践。

    关于不同英语学习基础的区域、学校、学生顺利开展深度阅读实践的具体要求。葛炳芳提出了以下建议:一、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二、阶段学习任务要综合而有侧重;三、着重关注并促进学生发生“本质与变式”的深度学习来推动深度阅读。王蔷强调深度阅读的选材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避免教师过度讲授,始终让学生成为意义发现、探究和建构的主体。


教研沙龙

专家视点

    王蔷详细阐述了高中英语深度阅读育人的内涵与意义,并提出了阅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策略:一、选择优质文本,重构文本内容;二、设计和实施群文阅读活动;三、设定分层目标,设计问题链;四、设计高阶思维活动---将问题活动化;五、提供工具支架和语言支架;六、预设与生成结合;七、评价促学;八、技术融合。最后她进一步强调,核心素养导向的深度阅读教学要以主题为引领,以“思维发展”为主轴,通过文本梳理、意义重构、问题链设计、语言赏析、多模态活动和科学评价,实现从“教知识”到“提能力”再到“育素养”的转变。教师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激发,最终指向“学生能够用英语描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素养目标。

活动总结

    首先,罗永华归纳三点共识:一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为区域、学校与教师开展课内外融通的阅读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可行的路径。二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主张贯通读前-读中-读后各环节、联通课内外阅读、融通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发展,引领学生开展完整、深入的英语阅读,实现深度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充分利用教材阅读教学内容、阅读读本和校本课程资源,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文化意识培育、高阶思维发展和全人发展等的课堂和课程层面的单篇、群文和整本书阅读,是推进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的可行途径。

    紧接着,罗永华提出两条教学策略:一是着力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语言知识的建构和学习策略的形成,通过意义探究活动与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语篇,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二是着力培养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通过创设文化情境,补充文化知识,探究文化异同,促进学生文化自信,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最后,罗永华提出两条教研建议:一是进一步研究学生英语学习和成长需求,引导学校、教师提供学生多种真实英语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学生个别化指导,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探索课程育人可行方案。二是组织地市、区域和学校开展二次教研,组织丰富的阅读教学教研活动,形成解决办法、典型经验和案例,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英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