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梅州)教研帮扶活动”高中语文专场在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举行

撰写时间:2025-09-30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9月22日至24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梅州)教研帮扶活动”高中语文专场举办。本次活动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课堂”为主题,聚焦文言文教学,通过前置磨课、同课异构、评课沙龙、线上讲座等多元形式,推动教学理念更新与课堂实践深度融合。梅州市各县(市、区)教研员、教师代表,广东省高中语文学科教研项目(梅州)成员,梅州市高中语文名教师工作室,梅州城区高一、高二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线下活动,全市高中语文教师参加了线上活动。

名师荟萃展风采  文言教学绽新花

    9月22日14:00至18:00,本次活动的前置预热环节率先展开。广东省教研帮扶团队与梅州市当地教师进行了深入的前置课研讨与试教交流。三节精心准备的前置课聚焦文言文教学,省、市教师共同磨课研课,各县(市、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积极参与讨论,为次日正式活动的精彩呈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9月23日上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走进粤东西北(梅州)教研帮扶活动”高中语文专场的核心环节——课例展示在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正式举行。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吴晓军老师从教学需求、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三方面,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设计理念,为参会教师带来深刻启发。

    来自省帮扶团队的专家李旭山老师与梅州市的骆思婷老师围绕高中语文必修上思辨性名篇《师说》,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李旭山老师基于同学们对课文的预习,用高度凝练的语言集中展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沉浸式展现学生思考过程的同时专业化地对其进行概括分类。授课过程中,李老师赞扬了同学们敢于且善于提问的能力,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对自己以及他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骆思婷老师则以“何为‘说’?”的问题导入课程,首先通过简单的预习检测明确学生对基础的掌握程度,继而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整体论证脉络,以所学启发未学,让学生做到“真学,真会,真学会”。


    与此同时,省帮扶团队的邹勤梅老师进行了专题教学。由于天气原因,邹老师的课堂改在教学楼进行。计划虽然有变,但课堂依旧精彩,邹老师用可量化的评价量表对小组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多元,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专注性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展示课结束后,进入了气氛热烈的评课研讨环节。陈扬老师高度赞扬了李旭山老师永远相信学生的课堂精神,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有助于提升学生从找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素养。刘达辉老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对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强调了语文教学的育人属性。罗茹静老师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提出了“如何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的思考,认为李老师的课堂是理想中的课堂,而骆老师的则是常态化的课堂。陈永忠老师立足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和三位老师的精彩展示,提出了“如何上好新课改的文言文教学”的问题,分别从教学环节、教学重难点和教法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梅州市高中语文教研员罗雪花老师对课例展示活动作总结点评。她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并现场转达了省教研员吴晓军老师的专业评课意见与教学建议,同时对梅州市未来的语文教学教研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方向。

    9月24日15:30-17:30,本次教研帮扶活动再续篇章。省教研员吴晓军老师结合本次帮扶活动的课例,在线作了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课堂》的专题讲座。讲座系统阐述了以学习为中心的素养课堂的构建,展示了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案例,提供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梅州市语文教师中引发热烈反响。

    此次“走进粤东西北”教研帮扶活动,不仅为梅州市语文教师搭建了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更通过前置研讨、同课异构、专题教学、集中评课与线上讲座等丰富形式,促进了区域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和教学理念的实质性更新。相信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引领支持和全体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梅州市的语文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