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面对面教研”活动(第55场)——走进广州市白云区金沙第三幼儿园
| 撰写时间:2025-11-04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守护天性 赋能生长
2025年10月30日,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面对面教研”第55场活动在广州市白云区金沙第三幼儿园顺利开展。本次活动以“守护天性·赋能生长”为主题,聚焦“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落地实践,深入探讨游戏育人的价值。专家团队及来自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清远、茂名等地150位幼教同行参与了此次活动,线上观摩达一万余次,获四万余次点赞。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白云区金沙第三幼儿园承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李英,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与综合教育研究室主任张琼,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艳,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桃源居幼儿园园所负责人陈枫(锻炼岗位),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学前教育教研员刘鑫鸣,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究院学前部部长刘洪玉等作为点评专家莅临指导本次活动。

一、现场观摩
金沙三幼黄海生园长陪同专家团队和幼教同行走进幼儿的游戏现场,近距离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与创造。大家被孩子们专注尝试、合作协商、大胆创想、积极主动、愉悦享受的游戏样态所吸引。
二、思维共享活动
刘春微老师组织大班的幼儿进行了思维共享活动。孩子们围绕在小山坡的滑行游戏展开了讨论,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同伴的观点,在对话与辩论中实现了经验的共建与思维的碰撞。
三、经验分享
黄海生园长作了《践行游戏精神,乐育未来儿童》的专题发言,阐述了幼儿园对游戏精神的理解,并重点分享了构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生态”的行动脉络与实践思考。
陈晓敏老师分享了题为《瞧!我们的金沙洲大桥》的游戏案例,呈现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与创造能力。
孔凡静老师作了《符号里的秘密——从绘画表征看儿童抽象思维的发展》的案例分享,解读了幼儿在绘画表征中展现的思维发展轨迹。
四、主题探讨:赋能儿童 以游戏育人
(一)专家点评
与会专家对幼儿园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面的实践探索给予高度肯定,同时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提出进一步的建议与期待。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桃源居幼儿园园所负责人(锻炼岗位)陈枫:游戏环境是开放、充满挑战的,游戏样态是专注鲜活的,课程是生长的,幼儿思维是持续的,成果是共创的。园长具备的课程领导力,引领团队塑造出一片共同成长的土壤。
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学前教育教研员刘鑫鸣:在高质量教育背景下,园所自主游戏中充分彰显幼儿在有准备环境中的主体性,教师通过专业引导支持幼儿深度思考,基于循证的课程生态为幼儿提供持续发展机会。
广州市白云区教育研院学前部部长刘洪玉:金沙三幼在“以游戏育人”实践中,赋权儿童,让孩子成为游戏与生活的主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构建“游戏—表征—倾听—思维共享”螺旋路径,助力幼儿全面发展;游戏精神延伸到教研和家园共育中,支持教师专业成长,凝聚教育共识,形成家园共育新生态。简要阐述了新的资源观、新的教师观和新的评价观,作了有关指导。
湖北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周艳:深切感受到白云区自主游戏的深耕成效,在其中看到自主游戏的四个要素:有准备的环境、足够的时间、儿童高度自主与主导、教师“隐退”与介入。可从认知与思维、社会性与合作、个性品质等五维度,前置分析各年龄段发展指标,明晰自主游戏的育人价值。
(二)专题讲座
原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学前与综合教育研究室张琼主任为本场活动作《自主游戏:是什么以及怎么做》专题讲座,结合《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广东省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纲要》,阐释自主游戏的定位与实践方向。为幼儿园深化自主游戏实践提供了明确方向,推动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将游戏精神真正融入课程体系,实现幼儿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地区代表发言
来自广州、佛山、中山、东莞、清远、茂名等地幼教同仁代表分别发言,就游戏环境创设、教师观察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进行了交流。
本次“面对面教研”活动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与研讨,为全省幼教工作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对我园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实践经验的展示,更是一次深化认识的成长契机。专家团队的精准指导与同行们的宝贵建议,为我园进一步完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游戏研究,优化课程生态,在“守护天性,赋能生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