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历史价值探析

撰写时间:2019-07-15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文/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席梅红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阵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中国人口有关数据,其中全国农村人口数量有57661万人,占比41.4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当前,我国有85%的小学、77%的初中学校在农村地区(包括镇区和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农村地区上学。乡村教师是落实乡村义务教育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他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工作,解决好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要依靠广大乡村教师的智慧力量。有效发挥乡村教师的促进作用,应以系统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为乡村社会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为基础。

一、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乡村教师的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的70年,乡村教师默默坚守乡村,为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和伟大的历史功绩。

(一)乡村教师是脊梁,铸就了穷国大国办大教育的辉煌业绩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期,民办教师占多数的乡村教师为国家的基础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新中国成立之初,农村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绝大多数农民没有上学的机会。为了迅速改变广大农村落后贫穷的面貌,党和国家依靠集体力量,组织乡村教师撑起了中国的乡村教育,创造了历史性的辉煌成就。当时农村人口多,适龄儿童多,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大头。为了满足需求,迅速组织乡村有文化的劳动者变身成为教师,献身乡村教育事业。因此,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很长一段时间,民办教师占大多数的乡村教师成了乡村基础教育的脊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几十年默默耕耘在乡村教育工作岗位上,用辛勤的智慧和汗水哺育一代又一代乡村学子成长。有人估计,今天25岁以上50岁以下的中国人,有80%接受过乡村民办教师的哺育,稍年长一点的人都不会忘记,是这几百万民办教师填补了中国教育的空白,撑起了中国教育的大梁。可以说,没有乡村教师就培养不出这么多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乡村教师对中国边疆教育事业贡献也是功不可没。以云南省镇源县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只有一所初级中学,小学35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仅为5.9%,中小学生只占当时全县人口的0.89%;高寒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几乎是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乡村教师队伍,使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1986年全县普及初等教育,1994年完成“普六”验收,1995年全县基本实现了乡乡有中学、村村有完小的布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2%,少数民族学生占57.7%。而且如果没有乡村教师,在我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是不可想象的,乡村教师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中更是作出了突出贡献。从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到全面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进程中,乡村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递知识、发展能力的职责,还担负着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走村串户开展学生家访,宣传义务教育政策,动员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用对学生无尽的关爱留住学生,严格落实控辍保学任务,力争使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以民办教师为主的乡村教师为国家基础教育作出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乃至全社会的肯定。1990年时任国家教委主任的李铁映说:“民办教师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乡村教师是主力军,扛起了新中国扫盲教育的历史重任

198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小学教育有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工作上的种种失误,新文盲继续大量产生。这种情况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很不适应,同建设现代化的,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扫盲教育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新中国的扫盲教育与乡村教师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扫盲教育加速了乡村教师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教师使扫盲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和落到实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大了扫盲工作的力度,19882月颁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明确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将不断提高,我国文盲较多的现状与这一要求形成了严重矛盾,扫除文盲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1990314日,国家教委等十家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建立扫盲领导机构联合开展扫盲工作的通知》,要求“统一安排农村中小学举办扫盲班(组)或包教活动”。1990年《国家教委关于农村中小学参加扫盲工作的通知》指出:1989年全国农村中小学(包括职业中学)有77万多所,学生1.2亿多人,专任教师近600万人,是农村扫除文盲的重要力量。其明确要求农村中小学师生要把参与扫盲作为重要的社会义务,把堵盲和扫盲作为农村中小学工作内容。1993年发布的《扫除文盲工作条例(修改)》中提出了已经实现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尚未完成扫除文盲任务的地方,应在五年以内实现基本扫除文盲的目标。1993年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扫盲工作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扫除文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扫除文盲教师由乡()、街道、村和企业、事业单位聘用,并给予相应报酬,当地普通学校、文化馆()等有关方面均应积极承担扫除文盲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乡村扫盲的重任明显落在了乡村教师身上。长期以来,数以万计的乡村中小学教师不辞辛苦,把扫盲教学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越是贫穷落后的地区,扫盲教育任务越艰巨,“日校办夜校,一师任两教”成为我国扫盲工作的重要历史经验。乡村教师既担负着中小学基础教育工作,又是扫盲教育工作的主力军,白天教全日制,晚上参加夜校扫盲,积极参加扫盲宣传、扫盲教学,深入乡村农户,实地动员文盲入学,工作极度繁重艰辛,用实际行动为国家扫除了大批文盲,使村民顺利脱盲,成为有文化的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198495日,教育部公布《建国35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文盲占全国人口比例已由1949年的80%下降到23.5%,青壮年农民中文盲比例下降到30%,职工中文盲比例下降到5%。据19954月《全国扫盲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第一次会议纪要》提供的资料显示,1994年“全国扫除文盲486.2万,其中妇女303万。安徽、河南、山东、江苏、云南、甘肃、四川、江西、陕西、湖南等10个省脱盲人数超过20万,京、津、沪、辽、吉、黑等6省(市)及全国的850多个县级单位已经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在广大乡村教师的艰苦奋斗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下,我国扫盲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三)乡村教师是精英,创造了乡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乡村教师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在乡村,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乡村教师则自然成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特别是在乡村文化、社会公德、科技知识等方面的传递过程中均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在物质文明方面,乡村教师为经济建设各条战线上的人才培养作出过基础性贡献。乡村教师是乡村精神文明的使者,不仅通过对学生言传身教,培育一代又一代情操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和道德感染力对父老乡亲们产生影响和熏陶,提升乡村村民的精神风貌,培育文明的乡风、淳朴的民风,在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优秀农耕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乡村民间文化传承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同时,乡村教师又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乡村的物质文明程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乡村经济效益低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213日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乡村教师在乡村是精英,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主要任务,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发展乡村经济的责任自然落在乡村教师的肩上。乡村教师全面贯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以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契机,忠于职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他们积极向村民传递先进的勤劳致富理念、科学的种田方法,带领村民学科技、用科技,走致富道路,利用学校所设的有关职业课程,不但向学生传授科技知识,而且向村民传授技术知识和给予技术指导,推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在中国乡村大地上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

(四)乡村教师是爱的使者,守护了“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经济和城镇化进程加速发展,年轻的乡村农民开始在农闲季节离开乡村到城市寻找新的择业方向,成为新的暂住城市投身于城市建设的“进城务工人员”。渐渐地,在乡村年轻人见得少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于是留在乡村里与祖辈一起生活的这些孩子也有了一个新的称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养育,由祖辈在家照顾孩子,父母在城市打工赚钱寄回家补贴老人和孩子的生活所用,这样构成了农村家庭新型生活方式。“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一项调查研究发现,半年以上能回家一次的父母仅占28.1%,与父母沟通较少、根本不知道父母在外做什么工作的留守儿童占40.4%,一半以上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从来不超过3分钟,甚至有一少部分儿童与外出父母毫无联系。对“留守儿童”来说,“亲情缺失”成为留守儿童最严重、最现实的问题。留守儿童从小因缺乏父母之爱,与父母情感交流较少,受祖辈身体状况、生活负担的影响,他们一般比较缺少爱的呵护,胆小敏感害怕陌生环境,精神空虚情感匮乏,适应能力差。由于长期亲情缺失,他们承受着比物质匮乏更为严峻的精神折磨,精神家园危机重重,通常表现为“学习动力严重不足、身心发展受阻、情感生活封闭孤寂、道德行为偏差,有的甚至达到精神崩溃自残轻生的地步”。在这种社会现实环境下,对留守儿童精神家园的守护和健全人格培育的重任落在了乡村教师的身上。乡村教师没有抛弃这些孩子,他们在担负起对留守儿童传递知识、教授生活技能的基础上,还要填补留守儿童心中空缺的“父爱”与“母爱”。父母不在身边,教师就像父母一样,承担养育孩子的一些职责,默默给予孩子爱的支持,生活上经常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照顾,经常对他们嘘寒问暖,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注意他们的情绪变化,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并了解孩子生活上的困惑或问题且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因此,是几百万的乡村教师在艰苦工作条件下的努力坚守守护了无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灵,填补了这些孩子爱与情感的空缺,让孩子在“师爱”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树立起对未来生活的自信和期待。

二、立新:新时代赋予乡村教师的艰巨历史使命

历史进入新时代,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时代振兴乡村,实现精准脱贫仍然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坚守与奉献。新时代乡村教师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乡村教师是新时代乡村学子“上好学”的根本保证

21世纪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解决了乡村儿童“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让乡村孩子“有书读”“有学上”,在城乡孩子之间实现了教育起点的公平。但是,在解决乡村儿童“有学上”的问题之后还不能很好地解决“上好学”的问题,实现真正的教育过程公平。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随之提高,他们希望子女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已不仅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追求“上好学”。这与国际教育界分析认为“人均GDP达到15002000美元后,对教育的要求将由一般性满足向选择性满足过渡”相吻合。所以,在广大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一个更为迫切的任务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无声的革命:北京大学与苏州大学学生社会来源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在19851994年和19951999两个时间段,北京大学的本科生来自干部家庭的比例分别为31.6%39.17%,专业技术人员分别为47.93%39.23%,而出身农民家庭的分别为21.4%15.02%,随着社会的发展,重点大学里农村学生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乡村学子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走起来也更加困难。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越来越少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学生的高考成绩总体上低于城市考生。追溯到基础教育阶段,城市学生就比乡村学生占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的早中期教育阶段,入学竞争其实往往在深层次上反映为经济能力与条件的比拼,其结果是:优势家庭会循着优质小学到重点中学或超级中学、再到重点大学这一通道发生持续的传递效应。教师是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实现城乡教育过程公平,就必须依靠乡村教师,努力缩小城乡教师在专业素质上的差距,依靠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教育公平,满足乡村孩子“上好学”的需求。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避免因贫失学辍学。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神经末梢”,要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倾斜和支持力度。实施乡村振兴,重要一环是实施乡村教育振兴,250万名乡村教师是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全面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完成“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任务,实施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确保2020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和重任重点落在乡村教师的身上,聚焦精准扶贫的责任,落实控辍保学任务,保护乡村学子“上好学”,成为新时代赋予乡村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乡村教师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

在我国中西部的许多乡村,大批有知识的青壮年农民都进城打工去了,留守在乡村的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老年人和妇女,一些乡村成了缺乏教育氛围、缺少文明气息的文化沙漠。要把这些乡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将乡村教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智库,充分发挥乡村教师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乡村教师要成为 “农村普及文化知识的引领者、农村推广科学技术的生力军和农村建设精神文明的组织员”。作为知识分子的乡村教师在乡村联合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力量,从而显现出教育的强大功能。在过去,因为乡村缺乏领袖,知识分子可以大展身手,群众需要他,他也需要群众,而成为事实上的领袖。于是,乡村教师忙开了!看信写信要请他,排难解纷也要请他,农民生活上一切不能解决的事情都要请他了,并不是他要揽事,而是事情自会找他。如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教师依然是坚实的力量,走访乡民、扶贫工作要靠他们,美化乡村、建设生态文明要靠他们,传递科学而先进的脱贫理念更要靠他们。实现精准脱贫,需要乡村教师走到乡民中间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实地了解乡亲们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并有效利用政策帮助乡亲们解决,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阳关大道。从发展来看,决定乡村振兴的一个根本因素在于全体乡村乡亲们的素质,劳动力素质与个体社会经济收入一般而言呈正相关,高素质的劳动力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价值和个人收益。乡村教师是新时代乡村新生劳动力的培养者,他们以培养乡村新型劳动力为己任,为乡村学子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传授并重新建构人类总结的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成果,提升乡村新型劳动者技能,使一种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乡村教师坚守乡村勤于探索,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积累下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艰苦的条件下默默坚守与奉献,“乡村教师与其学生在农村学校与农村互动的环境里面,可以不断地进行知识创新、建构,开拓新的课程资源和新的生产力形式,引领农村民众思维形式的进步与农村社会物质生产的繁荣。”

(三)乡村教师是新时代做好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支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在乡村,学校是做好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阵地,乡村教师则成为做好乡村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支柱。陶行知先生说“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学生少则一二十人,多则一二百人,老百姓便不知不觉地把整个家运交给小学教员,小而言之,“全村之兴衰”,大而言之,“ 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尽管过了近百年,乡村教师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不会变的,在乡村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乡村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乡村教师用高尚的思想教育人、影响人、塑造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对新一代的思想产生影响和熏陶、新一代对周围人群进行思想影响和感染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思想网络。“自然的法则决定了人类的未来永远属于青年一代,而教师恰恰担负着培育青年一代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名副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建设者。”新时代乡村教师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乡村培养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21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招。”乡村教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巩固党在农村的思想阵地,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农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带领群众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乡村教师从生活实践中积极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采取符合乡村特点、村民接受的方式,通过教育引导村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思想,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建设好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强化村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强化思想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培养积极进取、向上向善、尊老爱亲、勤俭持家的良好思想品质,传播新时代社会正能量。

(四)乡村教师是新时代传递乡村传统文化的先进代表

在农村,尤其是在那些比较遥远落后的村落中,乡村教师是那里的文化精英,是传播、理解与发扬人类与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他们将把国家与民族的历史、现在、未来通过各种方式呈现、传递给受教育者,使青年一代能够选择性地继承、传播与发扬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并根据时代的发展继续创新与开拓新时代乡村文化。基础教育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条件,儿童和青少年是基础教育的对象,这个时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期。乡村教师具有丰富的精神、宽广的胸怀,他们是人类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代表,通过传递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回首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乡村教师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他们不仅能促进新型人才人格的发展完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精神能够渗透于农村土壤,让农民在乡土中找到未来的位置,他们不仅使受教育者获益,而且使社会获益。随着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乡村教师在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疑充当了重要角色。乡村教师利用自己所占有的文化优势,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文化建设,举行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将一些流传在乡间、受村民推崇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通过编辑乡土教材、举办地方文化活动等方式传承地方文化,增加对乡土的社会认同感,提高乡村的凝聚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经历,陶冶了农民的情操,还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文化素质,并且有效传承了乡土文化,使当地的乡村文化建设增加了新的内涵,建构以时代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乡村传统文化。

三、期盼:乡村教师坚守与奉献乡村的价值反思

回首乡村教师的历史贡献和展望新时代赋予乡村教师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进一步开展价值反思,充分认识到没有乡村教师,就没有乡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飞跃和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没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飞跃。因此,实现乡村振兴,在厘清乡村教师的历史价值的基础上,仅有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思想熏陶和教育是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真正关心乡村教师,在继续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乡村发展特点,赋予乡村教师实现乡村振兴主力军的历史使命,关注乡村教师的居住环境、生活状态和精神需求等生命本体的需要。

(一)为乡村教师创设安居的生态环境

美国乡村研究专家雷蒙·威廉斯通过梳理几百年来英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史发现,城市和乡村只是不同的两种生活方式,并不存在对立和矛盾,它们的对立和矛盾是人为导致的,体现了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偏好。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但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很多问题。城市条件在某些方面显示出优越性,但乡村也有城市无可取代的田园风光、和谐自然。如果农村整个大环境萧条,乡民持续不断地离开乡村,居住乡间的人越来越少,也很难奢求乡村教师默默坚守,即便乡村教师待遇提高了,他们也很难坚持下去。乡村教师的境遇不仅能够削弱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优越感,还可以削减教师对职业的归属感以及存在感,由此衍生出对当前工作和工作状态的不满心态。于是,乡村教师将选择逃离。乡村振兴将是不久的将来,实现乡村振兴,发挥乡村教师的战斗堡垒作用,首先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如20191号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的那样,在全国各地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典型经验,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一批森林乡村,保护古树名木等,建设文化礼堂、文化广场等设施,建设好美丽乡村的闲暇娱乐设施设备,充分利用乡土的自然资源优势,提高乡村的宜居性,确保到2020年实现乡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的目标,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将广大乡村变成绿色和谐、美丽富饶、经济繁荣的优美田园,使乡村成为吸引人的居住空间。引导乡村教师深入乡土生活,融入乡村乡情,感受自然和谐之美、乡村原始生态环境之美,提升乡村教师对乡村的归属感和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帮助乡村教师重新树立优越感、自豪感,如此身处优美和谐的大自然中也将更愿意坚守与奉献乡村。

(二)为乡村教师构筑乐业的理想生活图景

乡村变美了,除优越的自然条件对乡村教师产生吸引力之外,我们还可以帮助乡村教师创设条件,设计一幅理想的生活画面,超越传统乡村的界限,为教师提供各种便利,让教师充分享受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恬静之美。我们可以参照一些幸福乡村教师的原型为乡村教师绘制一份理想的生活图景,如像一位坚守偏远乡村的教师描述的那样:“板场初中是我县一所深山区学校,距离县城64公里。全校23名教师中,22人家住县城,拥有13辆轿车。工作日里,教师们在山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精心培育着山区的孩子。周末,他们开着车子,领着孩子,带着妻子,像旅游一般回到县城欢度双休。这样,教师们周而复始,平平安安,过着充实而快乐的生活。”如这里描绘的幸福乡村教师的典型,他们尽管身处山区,献身乡村教育事业,生活却过出了田园气息和诗一般的意境,一边享受乡村自然环境的美好,一边享受城市生活带来的方便,这难道不是大多数乡村教师所期待的生活画面吗?乡村教师要想过上这样一种生活,一定不会难,能够做到。在国家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乡村振兴中可安排专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为乡村教师在县城集体建设安居房,或组织乡村教师建设集体集资房,房产暂时归集体所有,在乡村工作满20年以上,产权转为个人,实现乡村教师乡村工作、城市生活的双重轨道,既享受乡村的美好,又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为乡村教师集体打造流转于乡村-城市的双向幸福生活。

(三)持续关注乡村教师幸福温暖的精神需求

让乡村教师留下来就要从心底上说服他们,提供安居乐业的舒适环境之余,更需要关注教师的精神需求。要让乡村教师感受到心里踏实,深切体会到工作在乡村专业发展满意度高,觉得这样一直在乡村工作生活下去不但没有什么不好,而且很幸福。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领导要经常深入乡村,走到乡村教师身边,与乡村教师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谈心工作,让乡村教师体会到一种被关怀的温暖,同时尽量为乡村教师创设良好的专业发展条件和环境,设计独立的专业发展路径,让乡村教师能够打破乡村的界限,体会到职业的成就感。实现如乡村教师夏玉桥所言:“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任教于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学校。在这个只有二百多人的小学校里,我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怀,在专业上成长很快,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30多篇。上级领导又授予我全国优秀教师、江淮乡村好教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我有了成就感后,就安心地在乡下任教,也自然成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我们的政策要鼓励更多的乡村教师收获像夏老师一样的成就感。夏老师的工作状态难道不是我们一直期待的乡村教师的理想样态吗?满足乡村教师的精神需求是可以做,也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给予乡村教师更多的爱的关注与支持。

(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