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新要求,助力新发展:以高质量教研支撑建成教育强国
撰写时间:2025-02-19 来源:广东教育 | 浏览量: |
作者简介:傅湘龙,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教研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开启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更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开展高质量教研,积极探索教育强国建设规律、破解教育高质量难题、引领教育改革和前沿创新,为建成教育强国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教研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是对标提升思政引领力的要求,着力在强化党建统领上下功夫。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研要聚焦落实根本任务,强化立德树人体制机制研究。围绕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研究,助力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课程教材体系研究,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围绕补齐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短板开展研究,深化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围绕构建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开展践行教育家精神研究、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研究。
二是对标提升人才竞争力的要求,着力在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培育打造高水平教研团队,加快配齐配强基础教育各学段学科教研员,加强中职教研员队伍建设,探索本科、高职教(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开展教研员专业标准和专业发展机制研究,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教研员评价体系,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以高质量教研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对标提升科技支撑力的要求,着力在强化教研引领创新上下功夫。教育强国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要深入开展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策略路径研究,围绕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开展高等教育支撑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加强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分类改革研究,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优化研究,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研究支撑。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一体化培养研究。加强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研究,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围绕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体系研究。
四是对标提升民生保障力的要求,着力在强化教研内涵提升上下功夫。要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研究、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研究,把高质量教研成果转化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推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深入推进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研究,加强省、市、县(市、区)教研机构协同联动,推动各地各校开展基于真实问题、聚焦主题、有计划有组织成体系的教研活动,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立足学龄人口峰谷变化实际,开展教育资源配置布局前瞻性研究,教育战略性投入机制研究。围绕教育数字化发展新要求,深入开展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新赛道的策略研究,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五是对标提升社会协同力的要求,着力在强化教研系统集成上下功夫。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要从全局着眼,坚持运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聚力提升教育品质、拓展教育成效。要聚焦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和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领域,凝练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开展有组织的教育研究。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研究,充分认识理解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逻辑和内在规律。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加强各领域各方面协同机制研究,提升整体性效能。加强教育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研究,促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制度机制。
六是对标提升国际影响力的要求,着力在教研对外交流合作上下功夫。要聚焦增强教育国际影响力,强化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围绕服务建设世界重要教育中心,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深化粤港澳三地教育交流融合研究。加强区域国别教育比较和国际教育治理研究。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教育交流合作研究,加强广东教育国际传播力度,向世界展示中国教育良好形象。
来源:《广东教育》2025年第2期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ZtZg_fnT_-on7tHPKdfh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