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现代学徒制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印刷包装业转型升级

撰写时间:2019-08-20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区位优势,依托大湾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实践,有效解决了专业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任务脱节、学徒在岗工作与学习时间冲突等问题,探索出一条以现代学徒制培养包装印刷行业高端紧缺人才的新思路。
    一、对接企业需求,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
    为适应印刷包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学院与国内知名的大型一体化印刷包装解决方案服务商—中荣印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荣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满足中荣集团印刷设备和生产线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要求,培养企业急需的智能印刷机长、印前工程师等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自2015年开始,累计46名学徒进入中荣集团15个技术岗位工作,有效解决了中荣集团在企业产品、工艺、技术升级过程中对高端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成功打造了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了校企“双赢”。

学徒在岗工作和学习

    二、深化合作内涵,着力培育产业生力军
    中荣集团出资建设了“现代学徒制一体化多媒体课室”、“现代学徒制岗位培养训练基地”和“教师企业服务工作站”,为学徒提供打样、质控、研发等训练岗位,为校企双导师搭建技术研发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结合中荣集团的生产要求和产品特点,校企共同主导学徒人才培养过程,将课堂延伸到中荣生产现场,将理论学习融入到印刷机长等岗位实践过程,将校内学习与企业岗位训练巧妙融合,为企业培养了大批“来之能用,用之胜任”的产业升级改造的生力军。

现代学徒制岗位培养训练基地

    三、创新管理模式,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长效机制
    1.建立技术培训生制度。学徒入职公司后,以技术培训生身份放在人力资源部,管理主体是中荣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实施统一安排、管理、考核。由人力资源部统筹负责学徒入职后的工作岗位安排和协调,学徒分配到其他部门/工序上岗时,不占用其他部门/工序的编制,这样就提高了企业技术部门参与的积极性。

学徒班开班

颁发中荣奖学金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学徒培养采用集中授课、岗位训教、移动端学习等方式进行,达到了校企联合培养的目的。一是利用企业每年生产淡季(3月份和9月份),组织开展集中授课,实现知识串接与重构;二是将岗位训教模块的教学内容分散到学徒的岗位工作任务中去,由企业导师结合生产任务设计教案,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与工作任务结合,完成师傅带徒的指导、训教过程。三是对于非关键性的知识和技能,学徒通过线上移动端平台自学,完成线上考核并达标。 

企业导师在岗教学和集中授课过程

    3.实施能力分级的岗位认证。为提高和评估学徒在岗位培养的技能水平和质量,在学徒岗位实施岗位认证,分别设置三个等级:“岗位三级证”、“岗位二级证”、“岗位一级证”,由学校、中荣集团、中山印刷包装行业协会共同制订相关岗位的认证标准,并组织学校专家、印刷企业专家、印刷包装行业协会专家组成认证专家,组织认证过程。获得中荣集团“岗位一级证书”的学徒具备岗位技师能力资格,享受技师待遇。

认证专家现场考核学徒印刷机长岗位实操能力

    学院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自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以来,学徒主要在中荣集团印刷机长、质量控制、工艺师等技术岗位上就业和发展,就业2年后平均月薪8000元以上。培养的学徒中获得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二等奖2 名、全国三等奖1 名、全国优秀奖4 名、广东省一等奖1 名、广东省二等奖6 名。1名导师获南粤优秀教师奖;4名导师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现代学徒制试点成果7次在全国各类现代学徒制经验交流会、全国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国培)上分享推广,影响并辐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累计为中荣集团及其他印刷企业140余名机台人员、60余名企业印前技术人员开展了技术培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