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派:共探科学教研之路,齐谋融合发展之道!粤港澳校长们在长安这场论坛上热

撰写时间:2023-12-08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方式如何变化?评价制度的改革与拔尖创新人才如何培养?信息技术如何赋能教育的发展……

为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传承创新文化的战略支撑作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协同创新发展,12月1日-2日,第六届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论坛在东莞长安举行。本次论坛由广东省教育厅、香港教育局、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指导,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澳门中华教育会共同举办,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承办、东莞市教育局协办。

论坛上,粤港澳三地12位高校专家、中小学校长作主旨报告,中小学校长、高校专家、教研机构代表200多人参加。三地专家、中小学校长围绕教育强国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AI赋能学校教育发展、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行动、教师队伍培养与校本研修创新等展开了深入交流。


主题沙龙环节

本次论坛以“大湾区校长领导与教育发展:愿景与展望”为主题。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表示,粤港澳三地教育各有特色、各有所长,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促进三地教育相识、相知、相融的良好平台,为充分把握新时代新形势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建设教育强国贡献粤港澳大湾区的力量。

1

论坛回顾

聚焦教师成长与课程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

香港、澳门和广东三地的教育有何可以互相借鉴?论坛上,首位作报告的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卓泽林教授表示,香港教育事业具有卓越化、多样化、高水平、国际化等独特竞争优势,可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助力。

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江门市新会一中校长梁志认为,完善的教师队伍培养体系能够助力每一位教师都能成长为庇护学生的“大树”。广州市南沙区湾区实验学校校长李玉分享了学校依托广州实验教育集团“智库”背景,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的探索实践。香港陈吕重德纪念中学副校长黄建豪则分享通过“最值得表扬教师评选”“考绩制度的革新”以及“新入职教师启导计划”等改革,学校在教师团队培育方面取得的改革实践及成效。中山市桂山中学校长董再明介绍了“浸润·成长”校本研修体系的实践与创新。在长安镇中心小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被看见”是教师人才培养的宗旨。校长钟晓宇介绍,学校搭建了“一二三”成长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用“榜样示范+微团队”的力量让改变悄然发生。


香港教育工作者代表在论坛展板前合影留念

课程教学评价改革也是论坛的焦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学生愉快学习的场所,要让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渗透在所有课程及活动中。”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理事会副主席、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小学校长谢炜珞从发现问题、进行变革和成果总结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改革行动。东莞中学校长王健从“治理新路径”“行动新系统”和“育人新样态”等方面分享了东莞中学如何构建基础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办学经验。

2

紧跟时代潮流,着力科技创新改革

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也是粤港澳三地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深圳明德实验(集团)党委书记鲁江从社会转型与教育个性化的解构与重构、现实困境与教育个性化的创变和突围、智能时代与教育个性化的再造和重塑三个方面分享了学校探索通过智能管理平台赋能学校管理及人才培养的实践。

珠海文园中学走出众多科技人才,校长宋朝华向大家分享了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成功经验,包括学校在初中科学教育中有效实施“内育外拓、四建一体化”的模式、科创人才“金字塔”课程培育机制,并计划通过与UIC合作开展AI普及课程研发等举措。

“场景+技术”双驱动赋能是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黄埔实验学校构建的特色教育模式。校长李大鹏分享,学校以科学教育为办学特色,从场景建设、课程设计与实施、课堂评价等方面赋能教学,积极引入CSMS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从而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

聚焦现实痛点,实现精准突破是澳门镜平学校(中学部)进行跨学科课程改革与评价的思路。该校科技创新小组组长林启平老师多维度剖析了学校当前面对的教学场地狭小、学生缺乏分工协作和执行力、评核缺乏公平性等现实问题,并介绍了为解决一系列痛点所定制的“君”“臣”“佐”“使”跨学科课程改革“综合型解决方案”。

3

主题沙龙

共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创新人才培养是大湾区中小学的使命、责任,也是机遇。论坛主题沙龙围绕“教育强国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展开,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姚训琪主持,粤港澳六位学校代表分享并探讨了本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方面的实践做法。

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姚训琪认为,学校要鼓励“冒尖”而非“掐尖”,要给学生提供“冒尖”的平台。佛山一中副校长范自军介绍了学校在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并强调:“不能让刷题埋没人才。”同样,不局限于课本习题,“把学习的场域延伸到整个校园”也是肇庆宣卿中学所追求的,该校副校长张宏禄谈论了如何通过分层管理、自主学习等方式充分营造自由开放的校园氛围。而学校能提供多高的平台,也是能否充分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关键。“让孩子始终走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则是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党委书记邵爱国所重视的。他分享了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跨学段、跨学科、跨领域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终身发展的方向。

依托开放的国际化教育体系,港澳地区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上一直走在前面,他们具体是如何做的?两位代表分享了创新人才培育的港澳经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给每一个孩子打开眼界的机会。”香港沪江小学副校长林淑操分享了小学科学教育普及的方案,包括建设STEM体系、开展创客课程、引进高校资源等。以与社会接轨的创新人才为导向,澳门濠江中学则带来了他们的最新产品“科学实验班”,该校副主任王志强介绍,这一项目在提供特色课程教学外,还为学生提供高新企业实习机会,要求学生在三年内需达到四百小时实习,独立完成结业项目,给足了学生实践空间。

“要提供丰富多元的课程、平台、资源,贯彻全人教育,让学生尝试更多可能。”广东广雅中学副校长王穗芳分享了她对这一议题的看法。她介绍,广雅中学正在计划与粤港澳大湾区学校一起打造精品课程,同时打通初高中培养渠道,引入高校教育资源,为创新人才搭建顺畅的成长通道。她认为,打造符合时代的课程体系、师资人才体系、硬件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

4

同题问答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如何互鉴相融?

   粤港澳三地教育有何可相互借鉴学习之处?如何共享资源、共同促进,实现融合发展?如何顺应时代,以人工智能赋能湾区教育?羊城晚报特邀了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主席姚训琪、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澳门中华教育会理事长郑洪光三人共同探讨粤港澳教育如何共育人才,并展望大湾区教育发展的未来蓝图。


羊城晚报:内地教育应该向港澳教育学习什么?港澳教育应该向内地教育学习什么?


姚训琪:香港澳门两地在教育模式和创新人才培养上的做法都给我们不少启发。比如,香港澳门特别重视科技创新教育,在项目式的学习和STEM课程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做法和积淀。而广东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一块比较重视,我们有较强的教研力量,所以我们在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专业发展、校本研究的体系等方面比较有优势。


黄锦良:香港在国际化教育这方面值得借鉴。香港的优势是联通世界,最新QS百强大学名单里香港占了5所大学,足以显示国际上对香港教育的认可。正是有了基础教育坚实支撑,才能让更多高水平人才进入高校,从而反哺高等教育,实现良性发展。而香港也应该向内地多学习德育培养体系,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发扬光大。


郑洪光:内地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有国家统一的教材体系和教学要求。这种国家的力量能够让教育更加稳定和贯通。而澳门在私立教育上则较为发达,澳门公立学校的学生只占5%~6%左右,教育体制灵活,注重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羊城晚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如何共享资源、共同促进,实现融合发展?


姚训琪: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就是一个相识相知相融的过程。从一开始的互相不了解、各说各话到如今话语体系在逐渐融合,还有就是粤港澳三地的教育本身也是各有所长,可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黄锦良:很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教育能成为新高地。我们在努力创造更多机会让香港教育工作者到内地来,更了解内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的融合,我们努力让香港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内地教育,明白国家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能够在配合国家发展大局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郑洪光:粤港澳大湾区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教育也有很多共性的地方,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差异。我觉得大湾区教育可以形成互补,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教育类型之间互相碰撞,大家可以擦出新的火花,让教育更上一层楼。


羊城晚报:您心目中的未来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姚训琪:第一,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第二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跨学科、跨领域的;第三,应该是全球化跨国界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小学阶段里面必须提前布局,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黄锦良:未来教育希望我们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个也是现在香港的教育在追求的。香港新一代年轻人可能存在国家观念相对薄弱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先“立德”,在未来的教育里面更多地加强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而对于人才培育,我们希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努力让香港成为国际的创新科技中心。


郑洪光: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它需要适应时代,比如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就要求了学生拥有科技的素养,而且不仅是开设一些STEM和科技课程。因为我们现在的一些传统学科知识还是“工业化时代”的,而将来可能这些学科也会对科技板块越来越重视,迎合现在我们教育新的发展。


羊城晚报:如何看待如今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姚训琪:我们要充分肯定人工智能对个性化学习、学校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正面作用,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推行的阻力也不能忽视。首先,教育它是一种情感的教育,包括师生、亲子、家校的关系,这种情感的传递在教育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而过度智能化实际上会对情感的交流传递有反面影响。


黄锦良:我觉得善用人工智能是最重要的。未来的人工智能毕竟是世界的重要潮流,是不可能打断的,我们要接纳它,但是我们更要懂得善用,才能够更好发挥人工智能的价值。对教育来说,在人工智能应用过程中,我们要更好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学习这些课程,同时也特别注意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郑洪光:人工智能的影响将来会越来越大,从教育方面来讲,这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的挑战。而面对这种挑战我们必须要提前去做好一些应对的准备。面对智能化,教育既需要传承,更需要有预判。


5

实地探访

粤港澳参访嘉宾点赞长安教育开放包容,敢为人先

建设世界一流湾区,需要一流的湾区教育作为支撑。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副秘书长姚轶洁介绍,2018-2022年五届论坛分别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举行。而本次论坛与以往的论坛相比较,也有很多新的安排、新的亮点。在12月1日,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嘉宾前往长安实验中学、长安镇中心小学、长安镇中心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充分感受长安教育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成果。


论坛嘉宾参观长安镇中心小学,学生正在进行手工艺品制作

实地走访时,来自香港和澳门的教育工作者们无不惊叹于长安的学校占地之大、校舍之新、硬件之豪华。澳门濠江中学副主任王志强感叹道:“澳门面积还不如上海浦东机场大,我们中学的面积也就只能占长安镇中心小学的几分之一。”教育用地紧缺是港澳学校所共同面临的窘境。他在表达羡慕的同时也表示,从学校在用地和硬件设施上的“富裕”足以看出长安对教育的重视。

正如嘉宾所观察到的,长安镇不仅稳坐经济强镇,也是东莞市首个、广东省首批教育强镇。据悉,近年来,长安镇全面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按照总体增加学位供给、局部优化资源配置、兼顾高低年级需求、近中远期有序落实的思路,做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工作,力争做到“建一所、优一所,扩一所、强一所”,持续增加全镇公办学校数量,推动教育资源配置优质均衡,提升教育质量。

合唱、民族舞蹈、管乐演奏、手工艺品制作、无人机和机器人演示……长安镇中心小学和长安实验中学的学生使出“十八般武艺”为嘉宾们展示了长安学子多元发展的风采,赢得了在场嘉宾的赞赏。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己的领域闪闪发光,透过这些片段看长安教育在“五育并举”上的成果,多位校长表示长安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我们那边都没有。”香港沪江小学副校长林淑操感叹于在长安镇中心幼儿园邂逅的幼儿园男教师学习与发展研讨会活动。在她看来,幼儿园中有这么多位男教师,在香港也罕见。她表示,这次经历更新了自己对内地师资队伍多样化的认知,发现长安在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上非常开放、包容,而这种氛围是教师人才队伍保持活力,持续正向增值的重要前提。

开放包容、敢为人先是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所共通的气质。长安不仅要当教育强镇,也要当教育的先行者。据了解,当前长安镇承担推进3项省级的教育改革项目,分别是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广东省“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实验区、广东省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优质资源供给持续扩大,积极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构建“1+5+4+1”教育版图,重点领域改革纵深推进。

6

小特写

论坛举办地东莞市步步高实验学校很“惊艳”

校园占地23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流线型的楼体设计,完备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的“智慧校园”……论坛活动现场——东莞市步步高实验学校“惊艳”了不少嘉宾。

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据悉,步步高实验学校由OPPO、vivo和小天才三家企业共同筹办。学校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可容纳幼儿园15个班、小学60个班、初中30个班。学校已于今年9月开学。


论坛在步步高实验学校举办

学校依山就势、自然融合、立体共享,是具有城市山水特色的校园;新落成的校园将成为集教学、教研、运动、拓展为一体,融合“知识之城”和“活力乐园”理念的新型智慧校园;结合山地高差的自然地貌特征,各楼栋楼层建有不同标高的共享空间,为课外活动提供丰富、多元的“学习社区”,鼓励孩子们在课堂之外更多参与阅览、运动、娱乐和交流。据介绍,步步高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办有生命力的教育,办孩子向往的学校”,使命为“回归教育本源,让成长自然发生”,强调“学生为本,成长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