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研大讲堂”第96场
撰写时间:2023-12-22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对话百年海丝遗珍 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广东岭南外销美术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开讲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学科育人、以文化人的成效,强化广东省学科教研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12月1日下午,南方教研大讲堂第96场(初中美术)“对话百年海丝遗珍 传承岭南传统文化”——广东岭南外销美术单元教学研讨活动在广东教育研究、广东教育Plus、广东教育传媒、中国教研网、触电新闻、中国移动和教育、粤教翔云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截至活动结束,点播量累计46.81万次。全省中小学美术教师对本次活动满意率超过94.65%。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马永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王荟姝,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高旦,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王琼,汕头市第一中学黄林锐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研讨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跟岗教研员何楚如主持。
本场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专家点评、教研沙龙、专家视点等环节,围绕活动主题深入研讨,给出了对话遗珍、挖掘资源、传承经典、以美育人的思考和建议。形成了三点共识:解决了岭南美术传统文化在教材、教学中的体现不充分等问题;提供了合理挖掘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的路径与方法;解码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对于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单元教学,再现百年遗珍融入课堂教学的新路径
本次课例首次由三个地市教研员联手执教,聚焦中国清代“十三行”外销美术作品进行单元教学展示。
广州市黄埔区美术教研员高旦老师执教第1课例《守正创新 百年风尚——走近清代十三行外销艺术品》。高老师的课堂以“十三行外销画”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剖析作品,探寻艺术特点;通过系列整合的博物馆高清精品图像资源赏析,在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和听众在强烈的视觉冲击中,品鉴着饕餮的艺术审美盛宴,领略外销艺术作品“守正创新”的文化坚守。
佛山市三水区美术教研员王琼老师执教第2课例《和而不同 “风”从广州来——探索清代外销骨扇的艺术之美》。王老师的课堂以小见大,从“一把外销样板扇”带出一段清代外销骨扇的艺术历史。通过“掌柜”身份的情境创设,营造出穿越的真情实感。在“扇骨拉花”艺术体验中,让学生体会岭南外销艺术的高超工艺,感受“大国工匠”的文化内涵。
深圳市美术教研员王荟姝老师执教第3课例《古风余韵话信使——通草画里的中国》。王老师的课堂从“讲故事”开始,立足学生视角,巧设体验活动。以“求证”的教学策略,带领学生理解通草画艺术的“绘画题材”“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在深度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提炼”知识要点的思维能力,在反刍通草画历史价值中共情“讲好中国故事”,赓续“一带一路”精神的时代使命与意义。
二、课例点评,聚焦教研示范引领课堂教学的新思考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钟国荣老师对三个课例进行深度点评。钟老师采用两个首次、一个独一无二,强调了教研员联手教学示范的引领性,强调了“岭南外销美术”开发成为单元课程的地域专属性,更强调了十三行“岭南外销美术”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的独一无二性。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这种具有浓厚广东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产物在新的时代所绽放出的璀璨魅力。
钟老师从该单元课例的主题设计、内容整合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阐明了中国清代十三行“外销美术作品”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艺术产物如何在本次美术单元教学中有效地开发及利用;厘清了新课改下单元教学的实施关键点和注意环节;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一线教师和教研工作者所面临的“研究性教学”要求和“传承性责任”的育人使命。
三、沙龙研讨,碰撞盘活地方资源以美育人的新观点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马永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美术教研员王荟姝,广州市黄埔区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高旦,佛山市三水区教育发展中心美术教研员王琼,汕头市第一中学黄林锐老师围绕“如何有效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以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主题各抒己见,分别从一线教学、区域做法、高校视角等方向剖析问题,碰撞观点、交流研讨,给老师们带来了不同的启发与思考。
黄林锐老师以粤东地区汕头市潮阳剪纸的资源开发与课程实施为例,分享了挖掘地方资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黄老师的分享具有一定代表性、参考性和借鉴性。
高旦老师结合执教的课例,侧重从岭南外销艺术融入教学的研究体会、目标制定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研究的心路历程。她认为当下美术教学要注重传统艺术历史价值的传承,建议采用以情动人的教学设计,让经典艺术作品走进学生内心,浸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审美素养提升。
王琼老师侧重从外销骨扇教学的学生实践活动设计与师生互动生成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她认为要用好教学资源,形成教学主线,才不会让学生的思维掉线。她强调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好的教学资源,能共生共学,互相促进。第三方面她认为要集结团队的资源,共同协助尽力把课上到最好。
王荟姝老师侧重从展示课程团队协作育人的视角,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美术教育要紧随时代,一线美术教师要形成协同育人的共同体,借助备课组、工作室、教研团队的力量,整合资源、盘活资源,各展其长,形成教育合力,尽最大可能发挥集体育人的作用与价值,共同助推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马永建教授作为本环节的总结发言的嘉宾,他认为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教学展示活动,三位老师的执教,帮助大家重建了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前后近百年历史文化的记忆,也是对广东地方文化乃至中华文明创造力的展现。马教授从核心素养时代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教研的重要意义,以及课堂教学与博物馆资源有效联动对教学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两个方面为本次的教研沙龙作出了高位的指引。
5位老师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围绕“如何有效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融入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议题进行分享、交流与碰撞,一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渠道、多方位、可借鉴、可实施的教学路径选择;二是为地、市、区、县提供立足文化传承、促进新课改探索、切合地域实际的教研作法思考;三是为所有新课改下的美育人带来了资源开发与利用推动工作高质量创造与发展的新思考。
四、专家引领,明晰地方资源落实核心素养的新方向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马永建以《利用地方美术资源结合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为主题展开微讲座,他围绕三个问题阐明三个观点,分别是:
界定了地方美术资源的范畴。即涵盖物质材料、自然风貌、文化遗产、当代人文景观等可用于美术学习、创作与鉴赏的视觉文化与艺术资源。
诠释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地方美术资源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具有文化传承的自觉、审美意趣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的意义。
指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的5个重视、5个处理的策略与方法。
马教授的讲座有理论高度、有实操策略,立意深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活动的最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美术跟岗教研员何楚如老师做活动总结。她指出本场活动,聚焦岭南美术传统文化在教材、教学中的体现不充分等问题,通过对本土岭南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借鉴,把优秀的经典岭南美术文化融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中,对我省落实新课标理念的探索与实践,有效推进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进一步优化,促进我省基础美育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未来,广东美育将紧跟时代,凝心聚力,加强团队建设、优化资源整合,聚焦课程创变,进一步撬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走出一条以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研三位一体的教学革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