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哲学思考

撰写时间:2012-11-22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摘  要:目前思想品德课的实施与目标达成状况不尽如人意,作者认为,其根源在于平民与政治家教育哲学的诉求存在差距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矛盾。要达成思想品德课的目标,提高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师的角度,必须积极解决学生在其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
  关键词:思想品德 哲学思考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①虽然安排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块内容,但它作为德育课程,首先肩负着品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它的首要的目标要求。
  然而,综观目前的实施与目标达成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在学校层面,一旦中考不考就不开课,中考少考就少开课;在教师层面,超过一半的老师认为这门课难教,这个难是难在课本的不等于现实的,书本上讲的“应然性”与社会现实的“实然性”有差距,导致了“教”与“示”存在一些脱节,“教”与“示”不统一,同时社会需要的公德又不是个人所需的;在学生层面,厌学、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成了通病,还谈不上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标要求。
  从校长到老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在问: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为什么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从事的职业、受到的教育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
  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体现的是政治家教育哲学的诉求。政治家考虑更多的是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诉求,他们首先考虑的就是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必须遵循有利于他们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准则,这就有了所谓的公德,进而就有了以德育人的要求。从列宁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的论断,到斯大林的“红色专家”说,毛泽东的“又红又专”、“德育为首”论,邓小平的“四有新人”目标、“以德为重”的战略,都体现了这一道理。
  可见,思想品德课程的设置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并非平民的教育哲学的诉求。平民送孩子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具有很强的功利性,首要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孩子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上位。因此,出现上述不如人意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正是因为平民与政治家教育哲学的诉求存在差距,这使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其接受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种种矛盾:首先是目标要求与个人倾向的矛盾(如上所述),其次是三维目标之间以及认识上的知与不知的矛盾,三是思想意识上的正与误、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四是知情意行四要素发展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这种种矛盾的存在,必然导致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难以完全达成。如何提高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就成了品德课老师的永恒的追求。
  如何提高品德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需要我们积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受知识能力制约,必须解决目标要求与学生认识差异之间的矛盾。
  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
  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主要是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是课程优先设置和实施的课程目标。能力目标是指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知识目标包括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块内容。其中知识目标是基础,只有掌握基础知识方能立足和发展,才有可能获得学习的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才能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思想品德课程的三维目标从理论上可分开列举。但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却不能游离于知识与能力目标之外而独立进行。
  品德课程需要触及与学生道德生长密切相关的一些基本知识领域,如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而知识作为人类经验的结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重要支柱。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我们可以从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中获得能力,情感觉悟也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所以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品德课中的知识学习是为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服务的,教学目的在于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学生个体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用相关知识支持问题的解决。品德课程的知识学习最终指向的是指导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过有道德的生活。对课文中的观点,不能仅仅达到具体性理解或知识性理解的水平,而要达到理解、认同、内化的程度。为此,要做到三个结合:理解与体验感受相结合、知识的学习与问题分析相结合、观点的学习与学生需要相结合。
  2.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个体的内部思想斗争。学生内部思想斗争是正确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内因。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哪个方面的因素占主导地位,矛盾就向哪个方面转化。学生的先进思想观点、正确的情感态度是正确教育和学生自觉努力的结果,是形成新的正确情感态度观点的基础,是克服消极因素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内在力量。学生的缺点、落后思想是不良影响的结果,是接受不良影响的基础,是学生进步的障碍。“当个体通过自我修养或外界教育影响,使某种思想动机能量积累到一定的临界阈值时,它就会驱动个体做出相应的行为。各种本来相互矛盾的思想动机,此时便形成了一种以某种思想动机为主导的有序系统,并以外显行为连接为一个开放系统,保持深层思想动机与行为表现的一致性,使整个品德系统处于稳定状态。”②
  作为教师,可以通过说理谈话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目标激励法、活动教育法、比较鉴别法、行为纠正法、合力施控法、心理咨询法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发学生个体的内部思想斗争,让学生“习得”正确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不断形成新的正确的情感态度观点。
  3.人类头脑并非总是那么理性的,必须解决目标要求与情感障碍之间的矛盾。
  有时候道理上通了,但感情上不认同,就不愿接受,明知有规矩却不守规矩,这就是情感障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是从单纯的接受和反应开始产生情感的倾向,经过内心体验而发生态度的变化,在经过自觉的加工组织,最终升华至价值观层面的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内化成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活动中的体现和感悟,有些学生当场体验感受到,并有所表示。也有些学生当场并没有马上感受到,也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示,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体验和感悟,暂时积存在他们心中;随着学习的进程发展,这种正能量积存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顿悟并可以表示出来。有些学生感情上不认同,就不愿接受,在这里,作为老师首先要善待学生,与学生拉近距离,千万不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损失”会造成痛苦,“收益”则带来快感。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障碍才会慢慢被融化。
  学生有了愿意接受某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态度,但有时由于与他们个人的需求、欲望发生冲突,往往会做出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明知有规矩却不守规矩。有时本身不愿意接受,但为了克服某种焦虑或者避免自尊受到损害,又往往会做出一些掩饰的行为。1936年,A﹒弗洛伊德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个体用防御机制适应挫折情境或减少焦虑,这是甚为普遍的现象。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动机斗争,解决目标要求与个人欲望动机之间的矛盾。
  4.构建社会大德育体系,实现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学校教育、同伴影响、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四大影响源”。
  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则良莠并存、正面与负面影响同时存在。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同存,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东方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相互融合与冲突。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发展阶段。在经济中存在着信用危机、偷税漏税、假冒伪劣、损公肥私、国资流失、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等不良状况;在政治领域中存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卖官鬻爵、党风日下、政风不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犯法等不良状况;在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价值混乱、道德失落、治安恶化、社会不公、黄赌泛滥、文化垃圾充斥、犯罪上升、黑恶抬头、案件频发、犯罪人低龄化、封建迷信活跃、伪科学泛滥、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透支等等不良状况。这些不良社会现象的存在不仅对广大青少年带来消极的影响,形成许多不良的社会示范效应,而且还对品德教育产生一定的障碍,大大削弱了品德教育的效果③。
  正是基于这种背景,“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教化转进”④的主张也就应运而生。道德教化论主张认为道德问题不仅仅是道德知识的传授,而是从全部社会生活出发来培养和提升人的整体精神,通过道德灌输、以文化人、化民成俗以及身教示范等,最终使学生——道德个体践履笃行,内化为一代有道德的“新人”。它强调“教”的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更注重环境、管理、氛围、实践过程“话”的作用。
  构建社会大德育体系,就是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联动,形成一个良性的育人网络。学校教育具有组织计划性、系统统一性的特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达成的主渠道。在这里,作为品德课老师,首先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让中学生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学会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媒介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并在合理利用互联网等媒介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同时要进行价值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学生分析复杂的价值冲突情景,在体验与反思的过程中学会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教师不能将现实生活中的复杂的价值冲突简单化,代替学生思考并作出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而是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价值环境中,认识和分析不同价值的思想渊源、具体表现以及可能的后果,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合理性,从而使他们学会作出正确选择。
  教师在积极与学生家庭、社区沟通联系的同时,还得身体力行,以身示范。
  5.培养学生的意志与自我调节能力,解决目标要求与意志薄弱之间的矛盾。就一个学生个体来说,知、情、意、行四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意志薄弱者一遇到困难,便会动摇不前。体育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们展开竞争,便可以不断地激发其斗志,激励他们长时间从事十分无聊的单调的活动,直至取得成效,这叫炼之以志,可以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不断积累正能量。
  作为品德课教师,要注重教学的技术层面的提高,建立起激励与发展的评价机制,做好学生成长情况报告,促其知、情、意、行四要素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肖鸣政《人才品德测评的理论与方法》P2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07
  ③吴少荣《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广东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
  ④李小鲁《学校德育的创新发展》P393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1.12


  [本文摘自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思想政治课教学》ISSN1002—588X; CN11—1589/G42012年第10期]

(共被浏览次数:1457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