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神秘壁垒可以打破吗

撰写时间:2018-06-1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席梅红

    不少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对教育科学研究产生了误解, 认为教育科学研究 是神秘的、高不可攀的, 他们没有时间、条件、能力进行研究。本文通过阐述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认识误区,理清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的关系,在阐明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能性、优越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路径。

   一、问题缘起: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困惑
    笔者通过深入调研后发现, 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存在较大的困惑,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时感觉困难重重。他们普遍认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很深奥,他们没有能力开展; 二是工作繁忙, 没有时间进行研究; 三是缺乏进行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素养条件,只能够从自身的实践体验出发,写出充满个性色彩、感情色彩的教育故事。实际中,教师与教育科学研究相距甚远。

   二、理清关键: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关系
    针对中小学教师的误解, 首要的是澄清教育科学研究跟教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研究是一个搜集、整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 在“研究” 之前加“科学” 二字, 其应是系统的、严谨的,其结果应当是能够在一个新的基点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及规律, 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普遍性答案。[1]狭义上, 教育科学研究是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及现象进行系统、科学探究, 寻求最佳的问题解决方式。从此意义出发, 教学研究在教育科学研究范畴之内, 教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教育科学研究比教学研究范畴更广, 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过程就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教育科学研究有两大功能: 一是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 促进学术自身的改进, 提高学术的自我更新能力; 二是给教师提供认识问题的方法和有价值的高水平的理论, 指导他们更科学地进行教育工作。[2]

    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的深入思考, 就是教育科学研究。深入思考这就可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就可能为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广义上, 探究有效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可以主动捕捉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将问题升华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问题根源以及其中的各种关系, 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路径方法。这种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系统开展研究的过程。长此以往, 教师以深思的方式开展教学, 就会将教育科学研究变成自觉的生活方式, 自觉地将课堂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融合在一起。

    此外, 不少教师认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就必须形成研究成果。然而,这只是研究的一个方面,研究并不一定要产生研究成果, 或者研究成果不一定以论文、专著的形式呈现, 教学笔记、教育叙事等表达形式都是可取的形式。

    三、澄清问题: 中小学教师能否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中小学教师完全有可能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而且完全能够做好教育科学研究。教师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先天优越性。他们处于教育教学研究的最佳位置和机会, 具备获取第一手材料的优越条件, 也使研究更具可能性、针对性和可行性。[3] 
    教师是最佳研究者, 他们既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也是实施者, 与他人相比具有优越性, 能更容易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形成的解决策略也往往能够直指问题的关键。教师是教育问题的见证人, 他们获取的教育科学研究材料最为丰富、鲜活, 研究的问题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产生的问题, 教师的在场让他们最容易捕捉研究要素。教师参与研究的实践意义最强。研究不是增加教师的负担, 而是帮助教师从繁重的教学负担中解脱出来,寻找统筹方法, 合理规划教学计划, 探求更为有效的教学途径,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从教师可持续发展要求来看, 教师要有反思教学实践行教学改革的能力, 也就是说, 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分割, 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4]

    四、走出困境: 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在澄清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能性的基础上, 还需要帮助教师彻底走出困境, 探究一条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可行路径, 鼓励他们大胆探索, 真正走出困境, 打破教育科学研究的神秘壁垒。 
    1. 搭建教育科学研究的组织架构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 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有组织的, 为教师在组织框架指导下形成研究氛围。为了便于教师开展研究, 学校应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成立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 有组织地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管理, 给予教师适当的引领和指导。特别是在教师刚开始进行研究时,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要有计划地引导教师进入研究状态, 形成思考、研究的习惯, 帮助教师进入教育科学研究的自觉、自发状态。
    2.熟悉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和路径
    教育科学研究是为教师创设一条更为宽广的专业发展之路, 为教师探寻一条更好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 因此, 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所秉承的原则应是自觉自愿的。

   勤浏览: 收集相关问题的重要信息。无论是做研究还是写文章, 教师都要注重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积极阅读的意识, 围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选择阅读对象, 或者是书籍, 或者是期刊文章, 或者是网络信息, 积极浏览与自己工作紧密结合的信息, 在浏览过程中对有用信息及时做好记录, 以备形成问题解决策略和撰写研究成果所用。 
   勤思考: 将思维的闸门充分打开。 鼓励教师勤思考远比鼓励教师做科学研究更容易, 然而, 思考是研究的关键。写文章要“脑勤”, 要反复思考加工。不断思考让你会让你接收相关信息, 再经过加工, 搭起研究框架, 思路也会在思考的过程张豁然开朗。只要愿意思考、善于思考, 教师就会有新发现、新思路、新突破。 
   勤动手: 及时记录思维的闪光点。思维摸不到、看不着, 是最容易转瞬即逝的, 因此, 教师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 要做到“手勤”。俗语说“眼高手低”, 做教育科学研究更是如此: 看着容易, 做起来却困难, 将头脑中的思想写到纸上, 还会存在不少的表达困难。教师要经常动手将想到的典型问题、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 
   3. 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提炼
    理想的教育科学研究, 应当是辅之相关研究成果, 如论文、研究报告、专著等, 其中, 论文是最普遍的呈现形式。研究成果的提炼有一条较为简单有效的路径。

    “憋” 气行文。文章是“憋” 出来的。教师根据教育教学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后, 会经历一段长久的“憋” 气行文过程, 以理清自己要探索的问题, 如准备怎样开展研究, 研究假设分几部分内容, 从哪些方面将问题探讨清晰等。这个过程是痛苦的, 但苦只是开端, 一旦痛苦思索, 将基本思路理
清, 基本也就度过了“憋” 的阶段, 文章大致框架也已清晰。 
    理顺脉络。教师在经历了第一个阶段的“憋” 的过程后, 接着就需要进入第二个程序, 即进一步理顺上一过程中搭建的文章框架。理顺脉络的过程非常重要, 需要教师从前到后、反反复复地调整, 从思路到行文都需要琢磨, 理顺脉络的过程就是对文章反复推敲的过程。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对文章前后进行系统梳理。
    加工润色。无论是理论的论文还是实践的论文, 都要讲究一点文风、文采。在润色的过程中, 有一点是比较重要的, 那就是注意引用。这时, 之前浏览的相关材料便可以用上, 如引用名家观点用来论证、引证观点,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精读品味。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一篇文章从开始到最后定稿, 一般要经历十多次的修改。一旦论文成形, 放置几天, 反复品味, 细细审读, 再经过几次小改动, 才能够达到比较满意的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5] 参与研究是幸福的, 不实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师是难以体会这种幸福的。中小学教师要树立自信, 明确自己不但能够做研究, 而且可以做好研究。中小学教师进行的是具有中小学教师特点的教育科学研究, 其研究成果将会文字优美, 感情细腻,内涵丰富,实践意义强。

   注: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 规划2017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实践体系的建构研究” (项目编号:2017YQJK29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刘振华. 教师经验总结与教育科学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 1993 (6) : 40-42.
[2] 汪霞. 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J]. 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 (2) :101-103.
[3] 汤贞敏.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与研究态度[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 (5): 10-16.
[4] 施雨丹, 卢晓中. 论卓越教师的素质构成———基于广州市中小学教师的访谈分析[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 (9) :92-96.
[5]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M] . 杜殿坤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494.

(本文发表于2018年第6期《广东教育》(综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