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 刘文珍
[内容摘要]我国台湾地区初中没有思想品德课,高中也没有思想政治课,但有公民教育课程或教学内容,台湾地区的公民教育体现了他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判断和行为处世准则,以及公民教育的呈现方式,即有其符合其社会制度的“忠诚”和“认同”要求,也有集体主义、礼仪品行、尊重自律等社会规范规则要求,台湾公民课程对于在社会主义国情下的德育课程建设具有良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学 台湾公民教育 国内德育教育
课程改革包括德育课程的改革,当然也包括的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设具有广东地方特色德育课程包括教材也同样包括德育课程和教材的建设。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德育课程建设和改革,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重视中学生的公民教育,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反思与借鉴。改革开放以来,台商进军大陆的沿海地区,台商学校应运而生。大陆的台湾学校学生都是台商的孩子,所以使用的都是台湾教材。为表明大陆的态度,一方面欢迎支持台湾地区在大陆办学,二要审查其办学,主要是教材的审查,避免“台独”及“两国论”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我们每年都参与在东莞市的台商子弟学校的小学和中学的《社会》、《公民》和《历史》教材的审查,我对台湾的公民教育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和理解。台湾地区初中没有思想品德课程,高中没有思想政治课程,他们小学、初中的德育教育主要存在于《社会》课程中,当然早年也有《公民与道德》,高中公民教育内容主要存在于《公民与社会》课程中,其实都在“社会”的综合课程中。台湾中学的社会公民教育与大陆相比有以下不同:
一、台湾公民教育特色
(一)强调公民道德教育的情趣化和生活化教育。
台湾地区的学校公民教育以“协助个人发展潜能、实现自我、适应环境并进而改善环境的个体社会化历程”这一基本理念贯穿全套教材始终。台湾公民教材还设计了“生活规范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领悟道德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台湾的教材内容生活化、通俗化、时效化,台湾教材每年都修订,学生能感受到教材中材料就是身边的事情,如此公民的教育给人以轻松的感觉。
(二)本土化的公民道德教育。
台湾公民课程包括本地的环境、外向型的经济对本地人口的影响、外向型的经济对本地产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文化对本地村镇聚落和交通、本地区域特色、本地发展的差异、本地历史文化、本地的经济特点与本地原住民社会文化变迁和保护等等,台湾地区法律在本地的生活中思考、台湾的公民教材立足本地,让学生知道这些不是外来的理论,而是与他生存息息相关的东西。
(三)综合化的公民道德教育。
我国台湾地区初中的社会课程及高中的公民与社会课程都是综合的,教材也是综合,其实早期“国民”中学《公民与道德》同样是综合的,如第一册:以“完善的教育”为中心;第二册:以“和谐的社会”为中心;第三册:以“公正的法律”为中心;第四册:以“民主的政治”为中心;第五册:以“成长的经济”为中心;第六册:以“协和的文化”为中心;台湾课程内容如选取接近生活的消费、储蓄、收入、贸易、人口、能源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其中有经济、多元文化、社区文化、媒体文化、品德、法律、贸易、国家制度等综合的内容,使公民教育就处在一个完整的社会存在中。
(四)关注和重视公民的成长教育。
台湾公民教育不仅注意西方的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包容、而且注重独一无二的国学传统的孩子成长教育,倡导几千年文明历史文化内容。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举案齐眉、程门立雪、孟母教子等等成长教育事例,就是怎样处理朋友、长幼、师生关系、邻里关系、亲属关系,台湾的公民教育教材和学校教育都有成长的教育,台湾学校组织学生举行成长教育活动,让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知道父母的养育教育、师长的学养教育、学长的关爱教育,从而感受一份成人责任和担当的义务。广东东莞市的台商子弟学校每年都在高二年级举办学生的成人礼活动,通过成人礼,让学生懂得未来要报效社会,其感恩教育的活动带出了责任教育、“爱国爱乡”教育和人性教育。
(五)国际视野的公民教育
台湾的公民教育突破本国的局限,引导学生面向全球,其社会课程内容有:国际社会与世界公民,告诉学生目前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了解全球化的文化与生活,了解在这样的背景下的科技发展与风险,知道国际组织与国际社会,成为世界公民,这样的公民教育让受教育者具备更广阔的胸怀和视野①。
(六)重视人权的公民教育
台湾的公民教育通过认识宪法来认识人权的理念与内容,了解人权的保障与限制、什么是“知情权”, 认识平等与差别待遇,使学生明白做为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行使公民应该具备的责任义务和享受的权利②。
(七)重视公民动手能力教育
台湾公民课程主张的能力包括:增进自我了解,发展个人潜能;培养欣赏、表现、审美及创作能力;提升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能力;人与社会环境:强调社会与文化的结合,培养表达、沟通和分享的知能;发展尊重他人、关怀社会、增进团队合作;促进文化学习与国家了解;增进规划、组织与实践的知能;人与自然环境:强调自然与环境;运用科技与资讯的能力;激发主动探索和研究的精神;培养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台湾教材的“生活规范实践活动”,都是从组织活动的角度去构建学生实践活动的框架。教材编写者明确规定了活动的主题、活动时间、准备事项、进行程序、生活规条、参考资料、效果评量等内容,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包含了具体的组织者、组织目标、组织内容及形式、组织途径、方法任务等。其能力教育活动内容翔实,操作性强。
(八)重视中华传统儒学渗透的道德教育。
台湾地区实行的与大陆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在公民教育内容上,有“党化”教育成分,对学生进行“三民主义”教育,也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坚定学生对“三民主义信仰”。台湾实际上是用中华传统道德资源做为公民教育的手段,渗透“三民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台湾几乎没有断代地继承了几千年的中华礼仪文化。注重以儒家的道德文化进行教育,倡导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四维(礼、义、廉、耻)等来教育学生。
(九)轻松的台湾公民教育的“学测”考试
我国台湾地区公民教育也有“作业”和“考试”,如高中公民教材:“分析文字,停看听想”,要求以故事来联系,最后让学生自己分析。还有“自我挑战(实践作业)”,分为“小试身手(简答题)”和“大显身手(主观分析问答题)”,题型既有选择题,又有填空题、问答题、解说讨论题和自我评量题,难易结合,有梯度又颇具有多样性。升学试卷更简单,台湾地区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没有大陆的中考、高中叫法,而是“学科能力测验”,社会科题型只有单选题,而其他学科还有多选题(告诉选几个)和综合题。2014年台湾地区的高中升大学一共只考5科:国文、数学、英文、自然和社会科,其社会科包括历史地理和公民教育,100分钟只需回答72道单选题③。可见台湾地区的公民道德教育重视的是公民的能力教育,其“学测”题型简单,答题简单,给学生减轻了机械背诵文科大段文字的负担。
二、台湾公民课程与大陆思想(品德)政治课程共同特点
(一)近代社会变革的产物
作为古文明国,中国过去没有公民教育、品德教育及社会教育课程,该课程完全是来自西方,近代的社会改良及革命对教育的冲击,对课程建设的冲击,对培养人的模式和内涵的新要求。许德珩先生说“近时因外力不断的侵凌,社会内部之急剧变动……社会科学是当务之急的一种科学④”,说明了外力要求社会变革,当然要研究社会,研究社会成员的教育,当然要设立公民社会教育和德育教育。
(二)矛盾性的课程
既然该课程源自近代,改良与革命的任务也就交给了因之诞生的学科,所以公民德育课程徘徊于“载道与明理、学术与政治之间⑤”,即使在当代,德育课程也迷惑于“公民德育”教育,还是“公民政治效忠性”教育。所以公民德育课程一直都在困惑中前进。
(三)依赖性的课程
公民教育的课程中心在西方,尤其是其理论研究、发展方向、课程核心都受美国的影响,台湾地区的公民教育是直接接受西方的影响的。过去在大陆谈到公民教育,那一定是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改革开放后,我们课程标准开始谈到“公民素养”教育,但中国大陆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教育理论上还在“共产主义接班人”教育,即“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其实公民素质也存在普适的部分,符合人类道德共同认同的标准。为什么向雷锋同志学习几十年了,现在反过来质疑雷锋精神和雷锋本人,所以,大陆的“政治课”课堂教学与课程建设一直都存在着困惑和纠结。
(四)儒学内化课程
虽然公民教育近代才出现,但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其公民教育都有中华传统道德的影子,大陆因为“红色的革命的”熏陶,其公民教育的中华传统文化营养不足,台湾地区则更有强烈儒家教义色彩,都是中华地区当然容易醉心本土传统文化研究和作为道德规范的衡量尺度。
三、台湾公民教育对我们德育相关课程建设的启示
(一)公民教育要生活化本地化
广东省提出建设“幸福广东”和“广东精神”,可以做为本土化的材料开展德育课程改革,广东提出经济发展要关注民生,使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增加,我省经济的发展促进新型城市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新型城市化要注意培养城市人文精神,着力加强公民素质教育”“以新的理念建设和发展城市,以人为中心”的思路必然考虑人的教育,所以“一方面需要经济体制转轨,发展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要求社会成员提高公民意识,树立民主法治、公平效率、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等与现代经济观念相适应的公民意识”⑥。广东新型城市化需要新型的学校公民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需要提高农民子弟作为公民意识的培养,无论城市大量的农民工的存在,导致的城市大量流动的孩子教育,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对于整体的广东社会和谐发展,都影响我省城乡公民素质建设。
公民教育涵盖思想(品德)政治的教育,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报告指出:“公民教育就是培养公民具有良好的素质的教育,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公民素质要突出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守法意识和道德意识,特别是以培养公民道德为主的教育”⑦。因此德育学科建设在公民道德教育上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建设一个以公民道德素质教育,包括民主法治、公平与公正、竞争与合作、权利与责任的公民主体意识教育是我省德育学科建设的着力点,也应该与广东德育课程建设相挂钩,因此建议建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地方课程体系时,可以把“思想品德”改为“公民教育”。注意不同区域需要,编写一套适合城市急剧发展及现代化农村发展特点、沿海和山区各自实际特点的德育课程的教材。
加强德育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可以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管理制度。
(二)德育与社会环境优化协同推进
德育学科建设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起考虑,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的德育工作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很重要的环节,而德育课程又是中学的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协调和支持,需要社会创设和提供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利于德育课程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化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把广东省身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和市场经济比较以达地区所蕴藏的丰富的人文社会资源,尤其是基于网络的信息、社区联系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教育基地等等提供给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使社会真正变成让学生形成、体验、践行德育的大课堂。所以很希望我省的有关部门能够建立协调机制,真正把上述的需要变成现实,以真正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进一步推进广东省中学德育学科新课程的实验。
德育课开展社会活动一般是运用观察、参观、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探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协作,而作为一名普通的政治教师往往社会交往面较窄,因此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帮助教师加强这方面社会联系。
(三)德育课程需要综合化发展
德育课程如果要取得新突破,应该把自己的学科视野放得更广阔,也就是说使德育课程更综合。接见西方以及台湾的德育课程与教材的经验和特色,可以先开设具有广东特色的德育课程,拓展中小学德育的新领域、新内容。明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公民及公德教育、禁毒教育、成长教育、感恩教育、合作教育、理解教育、人性教育、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等内容。这些新内容的推出,赋予德育以人为本的价值,也是德育回归生活,遵循规律编写具有岭南特色的德育教材,包括岭南文化、南粤社会经济、多元文化的尊重包容、社区文化建设,岭南特色的新型城市与岭南特色的新农村对公民教育的挑战。
德育课程属于人文课程,综合化是国际大趋势,包括社会中的哲学、法律、文化、社区、经济、道德素养。包括个人成长扩展到与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的人类素养。面对发展,学科融合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文科,内容广博、程度降低的综合化应该是我们考虑的。包括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社会环境和大众传媒等多种途径和渠道。
(四)健全德育教研体系,提高德育教研与指导实效
教研部门要从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出发,从一线教师进行德育课程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一起解决德育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课程评价所出现的又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组织更多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研活动,努力解决理想的德育课程与现实的德育课程之间、现实的课程(教材)与实施的课程(教材实施)之间、教材实施与学生学习结果之间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落差的实践研究;加大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之间的关系,自主探究与价值引导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业成绩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问题,建立和健全区域教研和校本校验的制度,使我们的教研部门真正为一线的思想品德教师提供最好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对德育课程评价,应采用多元、开放的评价方式,不应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惟一标准。
(五)加强小学、初中、高中德育课程的衔接
必须加强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既然小学是综合型的课程,初中也应做相应调整。注意研究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初中《思想品德》课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衔接问题;注意研究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应用不同课型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不同作用和效果的问题;注意研究不同学段的学生对学习《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思想品德》课与《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度、注意力、持久力、积极性、主动性的因素和变化规律的问题;注意研究不同学段学生形成学科知识、学科能力、学科方法的基本途径和基本规律等等。
(六)提倡教师个性化教学,探索新课程的教学与评价
德育课程追求多彩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不能刻意追求和照搬某一种模式。要求德育课程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德育课程呼唤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呼唤教师素质的提升。德育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靠教师去创造。研究德育教学如果没有现代媒体,用“土媒体”也能让课堂教学生辉,呈现亮点。因此,德育课程教师的素质应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高尚的人格魅力、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可贵的创新精神;站在德育教育的高一层,在德育课堂“指点江山”,在课外“激扬文字”。
(七)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和校本教研制度
德育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因为教材的信息与素材靠教师去整合,教材的缺憾与空白靠教师去圆满,教材的拓展与开发靠教师去创造。所以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改编、选编、选用、活用,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
建立以校为本,以教研为基础的教师教学个案分析、研讨制度,引导教师对自己或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八)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
我国台湾“国民”中学的活动重视学生的自己组织活动。大陆活动中无论从活动计划的制定、活动器材的准备、活动过程的实施、活动结果的评价,大多都是由教师一手包揽,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德育课程渴望学生的个性更得到张扬。德育课程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是从学生嘴里表达出来的,渴望更多课堂教学的动人场面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给知识只是给了学生一个肉眼;给视野、方法才给了学生一个显微镜。“给”,永远只能给“死”的知识,而“导”却是“活”知识的源泉。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有不同的政治体制,课程建设也有自己的要求,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指引下,德育课程要坚持爱国主义、民族和谐文化教育、坚持把“立德树人”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德育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作为公民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理想的德育课程转化为现实课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现公民德育课程改革创新的“课程梦”。
注:
①康轩文教事业,初中《社会》3下第六册
②龙腾文化出版,高中《公民与社会》(2)
③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中心 《103学年度学科能力测验试卷》社会考科
④许德珩《社会科学与社会学》载复旦大学分校社会学系《社会学文选》浙江人民出版社P97
⑤《社会学新论》李明堃 黄绍伦主编 台湾商务印书馆 P78
⑥⑦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建议》2012年第14期
(本文为 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教材改革与发展研究”成果之一,原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4年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