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状况调研报告
撰写时间:2015-06-2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 浏览量: |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为整体把握当前全省基础教育教研机构发展状况、教研人员组织教研活动、教研人员科研能力水平等情况,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研机构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我们于2013年3~6月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了全省教研机构状况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各地教研机构设置、业务职能、队伍建设、教研活动、科研能力水平等。在问卷调查(向21个地级以上市基础教育教研机构的教研员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1552份)、召开中小学领导和教师座谈会中,还了解各地中小学对教研机构在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改革等方面指导的意见建议,力求比较全面地了解我省教研机构状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而提出对策建议。
一、教研机构现状分析
(一)教研机构基本情况分析
1.机构设置。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各级政府对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研机构的公益性和专业独立性正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和重视,大多数机构得到政府财政预算的基本保障,设施设备等条件逐步改善。调查数据显示,各地教研机构独立建制的占89%,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占85%,由财政全额拨款的占92%,具有自有或分配办公场地的占97%。教研机构业务职能基本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绝大多数机构按照“小学教研”和“中学教研”分学段设置业务部门,除设置中、高考的主要学科外,艺术、体育、技术等领域的教研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也受到关注,有15%的教研机构设置了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82%设置了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这表明了教研部门对国家课程的高度重视和对新课程的支持与努力。
2.业务职能。各教研机构均围绕本市、县(市、区)教育局中心工作,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为战略任务,比较关注应用研究,特别重视指导实践;地级以上市教研机构侧重高中各年级教学研究,特别专注高考研究;县(市、区)级教研机构侧重义务教育各年级教学研究,特别偏向中考研究。各教研机构工作成果一般用于促进本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高教育科学决策和管理水平,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各教研机构的教育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非常薄弱,基本停留在参与研究制订教学指导性文件上,远没有发挥好服务决策、创新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而这恰恰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所需要和期盼的。
从调查数据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训等业务是当前基础教育走向提升质量、内涵发展的关键,教研机构的内部建设紧跟形势需要,努力朝着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深入推进的方向发展。有近70%的教研机构承担教育质量监测的重要职能,表明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改革质量评价、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的要求正在得到各地教研机构的积极响应和落实。
3.教研员队伍。全省共有基础教育专职教研员2742人,占全省中小学83.8万专任教师的0.33%(全国教研员约10万人,约占全国中小学1000万教师的1%),我省教研员占教师总数的比例比全国的比例明显偏低!具体如表1所示。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省教研机构研究人员的配备倾向高考和中考的考试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学科教研员分别占全省教研员总数的21.5%和20%,英语学科占17﹪,三个学科合计共占58.5%,政治、物理和化学三个学科有90%以上的县(市、区)配备专职教研员,体育、历史和信息技术三个学科有60%以上的县(市、区)配备专职教研员,而生物、地理和音乐三个学科仅有45%左右的县(市、区)配备专职教研员,美术、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配备专职教研员的县(市、区)不足三成,这是目前基础教育的体制尤其是高考制度特别是考试科目设置所致,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未真正落实的突出表现。
教研员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
从年龄结构看,中青年教研员占多数,36-49岁的占67.6﹪;从学历结构看,学历水平不算高,本科学历的占了75.6%,尚有16.6﹪的人只有专科学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较少;从职称结构看,总体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56.9%,其中地级以上市教研员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90%以上。
(二)教学研究情况分析
教研员在教学指导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性的实践,在学科素质教育方面有较独立的见解、较系统的措施和较成功的经验。据统计,教研员深入学校调研和指导教学都有总体计划和时间要求:县级的每年不少于80天的占93.7%,市级的每年不少于60天的占96.5%,省级的每年不少于40天的达100%;教研员听课、评课也有总体计划和时间要求:县级的每年不少于80节的占95.2%,市级的每年不少于60节的占95.5%,省级的每年不少于40节的达100%。
教研员在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经验、组织区域教研活动、指导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成绩及对提高本地区的学科教学质量作出了重要贡献。组织区域性的教师培训、经验交流、教学研讨、课堂示范、学术年会等活动每年4次以上的,县级教研员占83.2%,市级教研员占90.5%,省级教研员达到100%;教研员每年承担县级以上教学专题讲座或培训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有数量要求并获得好评:累计承担3次以上的教研员占92.5%。
教研员具有培养教师的职责,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听课和评课,确定教学研究专题,为教师开设教育教学讲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员培养教师成长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有数量要求:累计培养教师5名以上的教研员占75.2%,累计培养教师10名以上的教研员占45.2%,培养教师有明显成效的占98.5%。
由上可见,目前各级教研机构基本都有制度保证教研员深入基层、深入课堂,关注农村和薄弱地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提高。上述数据也显示,随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推进,教研机构正在努力实现工作重心下移。
(三)教科研成果情况分析
1.承担课题研究情况。近10年,全省教研员有2302人次承担并完成了国家、省、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科院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立项的课题研究(各级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的课题不在统计之列),占全省教研员总数的83.9%,其中,国家级课题177项,占7.7%;省级课题559项,占24.3%;市、县(市、区)级课题1566项,占68%。全省100%的教研员参与了各级各类相关课题研究。但数据显示,课题级别不够高,省级以上的仅占32%。课题或教学、教研成果获省级三等奖以上的共152项。如图4所示。
2.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情况。近10年,全省教研员在新闻出版总署认可的、具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CN刊号、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ISSN刊号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共6683篇,人均2.44篇,其中国家级1665篇,占24.9%;省级2787篇,占41.7%;市级2231篇,占33.4%。调查数据显示,教研员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省级刊物占的比例较大。如图5所示。
二、教研机构建设成效与经验
教研机构作为基础教育的专业部门,伴随着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创新,涌现出大量有价值的、被实践验证的优秀教学研究工作经验,其中可以把最有成效的经验归纳和梳理为五个方面。
(一)教研机构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调查表明,全省教研机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不但展现了教研机构主动发展、改革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工作态势,更显示了着眼制度建设,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保发展的正确观念,教研工作正在向重本质、重内涵建设发展。各级教研机构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在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课程改革平稳、有序、健康地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基本形成了上下联动的教学研究工作机制
教研机构着眼于教研管理机制的创新,加强日常教学常规制度建设、规范教研工作规程、推进研训一体化,通过建立教研基地、联络点和实验学校,及时了解把握中小学教研情况,开展教学研究和试点,为教研成果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涌现出如蹲点包片制度、菜单式培训、专题式培训等值得推广的新机制。为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和薄弱地区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研机构探索出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新型教研机制和方法,如城乡捆绑联片合作教研、区域集体备课、建立教研学术委员会、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研修团队建设、三级教研网建设、“送教下乡、携手助教”活动、网络教研等。教研机构开始关注到调查分析、数据采集、实证研究的重要,教研工作正从过去的凭经验转向注重调查、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重视提高教研工作科学化水平。
(三)基本形成了有效的教学研究工作方式
从学校备课组、教研组、教科室、教研中心的建立到今天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提出,从师徒帮带、“青蓝工程”到名师工作室、导师制教研、区域教研联合体建设、菜单式培训、网络教研等新机制不断涌现,为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专业支持。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教研员们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教研活动或方式有:案例研究(课例研讨)、校本研修、听课评课说课、同课异构、集体备课、专业培训、专家指导、同伴互助、自主学习等。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员的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实践都是第一位的,基于课堂、案例的校本研修、互动交流最被认可。
(四)教学研究成果正确引领了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在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实验,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先进教学经验与成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广泛调动了一线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实际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重要保障。
(五)教研机构关注自身队伍建设
教研机构建立了教研员研习和自修制度、教研员听课评课制度、教研员培训制度、教研员年度考核制度、教研员年度专业发展规划制度等,有效地促进了教研员专业水平提升。通过辖区教研室评估、教研工作考评、表彰优秀、树立榜样等方法,有效促进了地方教研机构建设;通过评选“示范教研室”、建设名师工程、开展名师课堂、导师制教研等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头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教研发展。调查显示,对于教研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大家普遍认为最有效的活动或方式是: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现场观摩、教学研讨、专业培训、专家指导、听课评课说课、同伴互助、外出学习、网络研修、自主学习等。
三、教研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及成因
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教研机构建设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对此需要高度重视并分析其成因。
(一)教研机构教研力量薄弱
全国中小学教研员占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比例约1%,而我省中小学专职教研员占全省中小学专任教师的比例仅为0.33%,教研力量明显不足。调查显示,大多数教研员认为“人事制度管理僵化,教研人员不足,编制少,在编不在岗情况严重”、“教研人员准入、选拔、流动机制不明确”、“教研员绩效工资不落实、待遇不如教师”、“缺乏系统、专业的常规培训,影响了教研员专业水平提升”、“缺乏激励机制”等。究其原因,大家集中认为是“职能定位不明确”、“上级政府和领导认识与重视不够”、“行政干预过多,错误政绩观制约教研工作”、“机构整合削弱了教研职能和阵地”、“缺乏明确、有效的对口管理与指导部门”等。
(二)教研内容与方式需要调整和改进
各教研机构的教研工作侧重单纯研究学科教学,对课程实施的研究与指导不够;应试教育的各种陈迹还随处可见,不少教研机构仍然充当“考研室”,地级以上市教研员偏重高考研究,县(市、区)级教研员偏重中考研究;有不少教研机构仍然充当“编研室”的角色,突出编写教学辅导资料工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评价在某些地方仍定位在升学率上,单纯运用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考核教师、评价学校。
(三)教研员的科研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当前我省中小学教研员科研能力还不够强,一是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偏低,17.6%的教研员承认在日常工作中只是有时会阅读教育教学刊物。二是科研问题定向能力偏弱,44.4%的教研员只是有时对现行各版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32.8%的教研员发现某些教育理论与现行教育实践有矛盾之处时才思考和研究,44.4%的教研员承认很少发现教学中值得推广的教学经验。三是设计研究方案能力较欠缺,32.0%的教研员认为自己按照研究内容设计的研究方案一般。四是积累与分析资料能力不高, 20.0%的教研员认为自己根据课题需要收集、分析研究资料的能力一般。五是指导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能力不强,21.2%的教研员承认自己指导学校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效果一般,未达到较好的标准。
(四)教研机构的保障条件亟待改善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总体落后,文化、科技、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相对薄弱,教育观念更新慢,课程改革推进较为困难,教学质量水平亟待提升,亟需加强教研机构建设,使之为教育改革发展更好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但是,在经费问题上,大多数教研机构普遍缺乏教科研经费和教研员参加培训学习的继续教育经费,这在欠发达地区尤为严重,教研装备也明显欠缺,人员专业发展和作用发挥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
四、加强和改进教研机构及其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面对、分析和解决我省教研工作所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切实加强教研力量,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制度与机制建设,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学改革乃至整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一)加强基础教育教研员队伍建设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以课程改革为重要载体,更加关注公平、更加关注质量、更加关注素质教育的新阶段,必须大力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一要把教研员队伍建设纳入强师工程范畴,建立经费、制度、政策保障机制,使这支队伍更好地成为整个教师队伍的重要生力军和“领头羊”。二要研究并健全教研员队伍建设机制,明确合理的编制标准,树立严格的准入条件,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配齐配足学科教研员。鼓励各地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领衔学科和推进项目相结合等灵活方式,把具有较深厚专业基础、较丰富教学和科研经验的名师选拔到教研员队伍中来。三要建立教研员和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开发系统的、常规化的专业培训项目,同时在经费、制度上保证教研员和教师有接受省内外、国内外继续教育的机会;鼓励和支持教研员申报国家、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加强立项、指导、检查、结题、实验与推广、奖励等工作;鼓励为教研员、教师订阅广东教育杂志社出版的《广东教育(综合版)》、《广东教育(高中版)》、《师道(情智版)》、《师道(教研版)》等有助于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期刊。四要建立教研员激励机制,鼓励教研员申报和承担课题,促进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提高教研员政治、经济待遇,在晋级、评先、奖优等方面给予更多机会与空间。
(二)实现教研机构业务职能转型升级
基础教育教研机构适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一要围绕所在地教育中心工作,以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引导舆论为战略任务,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战略研究、政策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提供重要智力支持,为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科学指导。二要把工作成果用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科学决策和管理,用于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于引导社会各界、千家万户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式方法,用于增强各市、县(市、区)教育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内影响力。三要紧跟形势需要,为着基础教育走向内涵发展,承担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训等重要职能,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专业支持。还要为了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使教研业务覆盖学前教育保教研究。
(三)强化普惠教研和智慧服务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教研机构工作的基本职能和境界品位应随之提升,要充分考虑到教研工作的普及性、公平性和公益性,给区域内所有学校和教师共享优质教研带来实惠。为此,一要对教研工作提出普惠要求,把教研服务的品质定位为智慧服务,突出思想引领、智力支撑和文化引导,以普惠和实践性智慧为工作基点和目标。二要把教研服务深入到学校、课堂、教师,充分体现教研活动的普及性和公益性,突出教研的跟踪服务、全程服务、持续服务。三要有对区域内教师实践性智慧普遍提升负责的精神,尽打造名师队伍提炼教学模式的职责。四要在做好教育科研知识普及、开展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同时,为教育行政和学校发展决策提供高端咨询,为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教师个人发展问题进行专题研究等科研援助。
(四)从注重研究学科教学走向注重研究课程发展
抓教育质量,必须抓课程的落实和发展,必须抓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水平。从研究学科教学走向研究课程发展,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高度去思考课程建设与课程实施,在实践中创新课程体系。一要按照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的设置和管理要求,促进中小学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协助教育行政部门规划并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指导学校规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协助或直接组织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评估,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供课程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二要围绕课程做文章,使教研系统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更贴近教育本质,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同时,努力转换角色,成为地方和学校课程的研发中心,利用自身的专业力量和优势帮助学校开发多样化课程,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积极帮助学校和地区总结、提升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文化品位较高的课程实施经验,建立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五)提高考试评价研究的专业品质
在推进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教研工作必须改变传统教研理念,给予教育评价改革更多的关注,努力建构起绿色、科学、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目标明晰、可操作的多元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以评价促改革,以评价促发展,谋求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升,并使之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向前发展的重要助推力。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测量手段,建立测试与数据分析、问题诊断与反馈、教学研究与改进的循环指导系统,定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配置资源、管理质量提供政策依据,指导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改进教学,促进教研与教学工作良性互动发展。
(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研支持力度
教研在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打破城乡教育失衡状态、提升农村教学质量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级教研机构要高度关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定计划、做工作都要把对农村学校教学的研究与指导作为重点。要从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出发,根据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教学研究工作的策略和措施。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共同体,广泛开展联片教研活动,促进城乡、校际间教研交流和互动,逐步形成区域性的、惠及所有学校的教学研究网络。建立教研员、骨干教师定点联系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薄弱学校的基本制度,持续性地进行专业指导和示范引领,带动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执笔:教学教材研究室姚跃涌、胡军苟、吴有昌;审稿:汤贞敏、李文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