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讨 | 张丰:区域教育质量发展评价的实践创新

撰写时间:2023-03-10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在区域层面,如何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评价指南》为依据,针对区域实际情况设置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引领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同时也需要实践的经验反馈。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研究员带来《区域教育质量发展评价的实践创新》的分享,介绍了浙江基于结果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构型质量的“三维质量评价”理论,构建了以优化教育生态为目标的教育综合评价模式,综合反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和公平水平,特别关注公民办、城乡和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教育差异度与公平度,对各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参考。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做了重要的论述,提出要把破“五唯”作为评价改革的重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文件提出“四个评价”和“五大主体”的评价改革基本框架。过去我们讨论评价,通常从三个层面:一个是学校评价,一个是教师评价,一个是学生评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又增加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对地方党委政府教育工作的评价,我们称之为区域评价,还有一个是社会用人的评价,这就构成了评价改革的工作框架。

一、三维质量评价——区别理解不同层面教育质量的实质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委下发了《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内附3个标准,一是县域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二是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三是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标准。这三个标准分别对应着《总体方案》中的区域评价、学校评价、学生评价。
    为什么要制定这三个质量标准呢?其实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教育质量似乎是一个同质的概念,但不同层面的教育质量的实质是有区别的。在浙江的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我们对教育质量的理解有三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结果型质量,指的是反映在学生身上的学习结果,是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他们学业进步的状态,是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果呈现;二是过程型质量,是学校提供的课程水平,包括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规范性、有效性的基本水平;三是结构型质量,指的是一个区域内学校、教师、资源等要素的配置或布局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以一个区域内制度与管理的水平反映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力。从这样三个维度的认识教育质量,表达了“三维质量”分层承责模型。以有没有状元、以多少孩子考进一本大学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教育绩效评价是不恰当的,因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责任在于其结构型质量如何。对于学校来说,其主要责任在于过程型的质量如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认识,形成我们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框架。
    浙江的探索与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的框架是一致的,所以2021年3月22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报道《浙江:“三维评价”培育教育好生态》,同时编发的评论员文章《从根源上系统破解教育评价难题》写的非常好,将浙江“三维评价”的意义做了非常深刻的阐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如何构建以优化教育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教育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二、构建以优化教育生态为目标的区域教育发展质量评价体系

    当前区域教育发展评价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用总书记的话讲就是“唯分数、唯升学”,其核心表现是“学业成绩政绩化”,很多地方官员把学业成绩当作政绩这种“经济模式的教育质量管理”,使基础教育功利化一面日渐凸显。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他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曾在安吉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既是指导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南,同时也是指导我们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理论武器。我们要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地方政府端正教育质量观。我们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按照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从教育生态的视角来把握方略,不能片面追求显性成绩,而在教育生态被破坏后再来提绿色质量。我们要进一步强调教育发展的民生意义与群众立场,以“两山”里为指南,推进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国家应该以法令的形式,明确地方政府在教育管理上的红线,地方政府要正确理解教育质量,淡化横向比较,尊重教育规律,从支持教育科学发展的环境培育入手,正确指导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停止显性或隐性的升学率比较,不能只是部门行为,而必须是政府行为。
    当前的教育评价,在反思片面追求结果型质量时,却忽略了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对教育发展的根本支持与长远影响。要破解唯分数、唯升学问题,扭转教育评价导向必须从区域教育发展质量评价的改革入手,从结构的视角来看区域教育发展,从过程的角度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对区域教育质量来说,学生发展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只是成效的局部,而真正评价区域教育质量的应该是地方政府的教育治理水平。从工作机制的视角,通过对区域层面教育发展环境、教育资源配置、教育活动运作机制的评价来研究分析影响区域发展的深层次因素,评价一个地区教育生态的培育与维护。
    教育生态问题常常通过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来体现,比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合理结构、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协调发展、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还包括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家庭贫寒子女与家庭富裕子女的教育发展公平等,我们可以通过多个维度的结构对一个区域的教育结构性质量进行描述。这就是浙江“三维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框架,从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和结果型质量三个方面来共同对一个区域的教育质量进行刻画。

三、结构型质量——区域教育质量评价的制度创新

    浙江省从2013年开始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监测,前几年采用委托高校协助开发工具和数据分析的方式,2017年开始进入到自主建构的发展阶段。我们坚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品质、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影响学生成长的环境因素”,按照“学生发展+成长环境”的分析模型与彰显“四个关注”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开展评价,体现了优化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我们给每一个县域下发一张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单,包括学生发展指数雷达图和成长环境指数雷达图,对每一个县域的结果型质量、过程型质量水平,特别是对结构型质量水平做了详细的描述,反馈给当地,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反馈,给地方一个重新理解教育质量的指导。区域的结构型质量是通过教育的均衡度和教育公平度来反映的,教育均衡度包括公民办教育的差异度和城乡教育的差异度,教育公平度体现的是贫寒家庭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教育的差异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后1/4的是家庭贫寒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前1/4的是富裕家庭子女,这两类孩子的差异是多大,是一个地方教育公平水平的标志。具体分析是在2020年实现的,我们构建了一个样本分组模式,较好地刻画了公民办差异和城乡差异。我们形成全省90个县市区的两组数据,一个是城乡差异度,一个是公民办差异度。可以看到,有一些县市区公民办的差异很大,有些是城乡差异度很大。提示我们要警惕教育行政决策中的逆向行为。
    我们还通过热力图形式来呈现各个县市区教育结构型质量的情况,对于一些问题严重的地方予以示警。关于教育结构型质量的1.0版能够较好地描述区域教育发展的均衡和公平,但是对于优质的体现不是太充分。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个调校系数,将学业的C+D比例作为调校系数,使得学业水平较高的地方的结构型质量稍微好一些。经过调校后的2.0版就成为一个既能反映均衡和公平,又能反映优质的一个综合指数。
    最近,我们对“三维质量”做进一步完善,包括增加对于结构型质量、过程型质量、结果型质量的内涵充实。特别是结果型质量在去年有显著的突破。因为在新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有“健康发展”的表达,健康发展是当下孩子发展的首要目标,为此建构了“健康发展学生”的指标,以学业、体质健康、学习体验、学习品质四个数据作为学生健康发展的指标。
    在数据的演算中,我们还发现一条很重要的规律,这就是要有良好的结果型质量,必须要有较好的过程型质量作为基础,较好的过程型质量是优秀的结果型质量的保证。这一结论,也是关于三维质量评价的很好佐证。我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文章,发表在《教育发展研究》上,结构型质量能够很好的整合过程型质量和结果型质量,综合反映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和公平的水平。开展结构型质量的评估,有利于我们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和公平的齐头并进。
浙江的探索,是依托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的一个成果,是我们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理论创新实践落地的一个方面。在探索中,同时借助结构型质量的探索,指向学校过程型质量的评价与改进。
    我们在监测中尝试进行学校教学管理研究,把学校教学管理分成为控制性和指导性管理,用数据实证来探讨学校教学管理转型。根据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样本学校进行聚类,发现常见的四个类型,通过这四个类型的分析来揭示唯分数评价背后的问题。

(本文根据专家在高峰年会上的演讲实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