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会总结 | 傅湘龙:深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创新 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撰写时间:2022-12-31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第十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闭幕式上,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作峰会总结。他认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迫切要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从理论与政策、区域实践、技术应用、专业化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教育评价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以深化评价研究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智慧和力量。

一、瞄准前沿,深化教育评价理论研究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评价改革的五大主体22项重点任务,对教育评价改革的理论探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建构符合我国及区域实际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是建设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教育评价体系的必然要求。建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现代教育评价理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循科学思维和科学程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开展理论探索,以科学、系统、坚实的理论体系为教育评价改革实践行稳致远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聚焦关键,推进教育评价政策研究

    教育政策是教育科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关键环节。当前,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把教育评价作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牵引和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保证。深化教育评价政策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立体、系统和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需要把握好国家、地方和学校不同层面的政策重点和内容,还有很多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体现特色,加快教育评价区域创新研究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形成了丰富的案例。实践层面的工作进展和现实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围绕教育评价改革新要求开展研究工作,加强对试点区域和试点学校的案例剖析、经验总结、规律探寻,为未来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理念、新方法、新路径。

四、立足发展,强化教育评价关键环节研究
    围绕教育评价改革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聚焦学校办学绩效、教师工作绩效、学生发展水平等展开深入研究。在深化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研究方面,要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放在工作首位,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确立教学与科研相融合评价导向,为构建教师专心教学、潜心育人、静心治学的新体系提供支持。在深化学生发展评价研究方面,要积极探索学校招生考试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评价体系,牵引育人方式深刻变革,着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此外,要深化学校育人成效评价研究,加强党委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研究,拓展社会用人评价研究。

五、强化支撑,促进教育评价专业化建设

    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理论及技术支持。为此,一要发挥教育科研机构的专业智库作用。加强对教育评价改革的重大问题研究,聚焦改革“硬骨头”,联合攻关,着力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学段的综合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及时疏通改革堵点,从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角度寻求体制机制的突破,充分发挥咨政建言的智库作用。二要加强教育评价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教育评价的专业性很强,无论是评价标准、评价方式、评价工具的研究,还是评价方案与项目的设计,均需要有一支专门、稳定的队伍来持续研究。因此,必须加强教育评价的专业建设,以尽快提升教育评价队伍的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