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网:专家学者“云热议”教育评价改革 第十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穗召开

撰写时间:2022-12-19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12月17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南方教育高峰年会在广州召开。峰会主题为“新时代教育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2位知名专家学者与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教育科研机构负责人、校长教研员教师代表,聚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展开“云研讨”。



广东教育评价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计划深入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不断优化,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双减”工作纵深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彰显……会上,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璧亮作主旨演讲《深化教育评价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介绍了广东作为全国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省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情况。他表示,广东教育评价改革取得阶段性成绩和突破,但与中央要求、人民满意目标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还面临着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破解。


    李璧亮认为,完善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优化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的重要支撑。李璧亮李璧亮认为,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一要坚持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的统一,二要坚持工具向度和价值向度的统一,三要坚持历史向度和时代向度的统一。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体制改革处处长李轶群在主旨演讲中深入解读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出台背景、目标指向、政策要求,分析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历史方位,提出教育评价改革必须把握好向度、尺度、温度、法度、限度。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与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教育评价标准应多样化

    在主题研讨环节,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副主任周爱军从修订认证标准、强化机制性制度化、深化专业建设、改革教育评价等四个方面谈塑造未来专业认证体系,对高校专业认证的未来愿景与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教授李凌艳,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谢维和等,分别围绕主题,从教育评价的属性,区域教育发展评价,学校发展评价,教师队伍评价,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等方面,分享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前沿探索、实践经验,以及对教育评价的价值追寻、思考探究,为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廓清思路、创新引路、改革探路。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副会长谢维以《教育评价的公共性》为题,提醒大家注意教育评价的公共性问题。他认为,教育评价的基本标志是要教育公平,是面对儿童、青少年学生的评价,需要适应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这是教育评价和其他评价很不一样的地方,也是教育评价专业性中很重要的内容。
    怎么实现教育评价的公共性?他认为首先要明确,其基本目标是要让更多学生成为优秀,让更多学生获得自信,让更多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实现教育评价公共性,首先是要有教育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教育评价标准越多,惠及的学生就会越多,有更多的好学生,大家都能够获得成功;其次,要实现教育评价公共性、促进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教育评价中的判断,判断的方式。最后,在于教育评价中老师的接纳的态度,这是教育评价中公共性很重要的体现方式,也是一种实践的方式。对老师而言,对不同特点、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家庭背景等各方面不同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够提供一种接纳的态度和环境……
    在总结发言中,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傅湘龙表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发展道路,迫切要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从理论与政策、区域实践、专业化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教育评价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要瞄准前沿,深化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要聚焦关键,推进教育评价政策研究;要体现特色,加快教育评价区域创新研究;要立足发展,强化教育评价关键环节研究;要强化支撑,促进教育评价专业化建设。高峰年会旨在为政府管理者、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建立一个对教育改革发展及人才培养重大理论、战略、政策、实践问题展开研讨和对话的平台,助力创新教育思想、促进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发展,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