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 | 杜安国:以“两翼”促“三融” 引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

撰写时间:2024-08-13  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浏览量:

   在第十一届南方教育年会上,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杜安国教授作《以“两翼”促“三融” 引领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主题演讲。


    走进新征程,党的二十大部署“三融”新使命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改革的难点与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经历了四阶段演变:探索调整阶段(1949-1995年),面向“四化”建设要求,以职业院校为主体实施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0年),以产学研合作为方向,出台产教结合政策;持续深化阶段(2011-2021年),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加快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创新发展阶段(2022-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新使命,“一体两翼五重点”是具体行动框架,解决校企合作不深、体制机制不顺等重点问题。

    打造“两翼”,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迎来新改革

    “两翼”旨在通过激发现代职教体系的系统化改革,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互嵌互融在一起,有四大关键路径。

    (一)前提:对接产业需求,以高水平专业赋能高质量发展

    就业的极化效应、ChatGPT划时代产品横空出世等要求职业院校面向区域或行业重点产业,健全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一是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到学科跟着产业走、产业围着需求转。二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打造校行企参与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三是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组合投融资支持,优先支持一批产业对接紧、辐射带动强、实训效果好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四是瞄准区域战略性产业,大力推进现场工程师、现代学徒制试点,培养能够从事中高端产品生产和服务、科技成果转化、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核心:优化政策环境,形成产教融合新生态

    完善产教融合政策支持体系,赋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是将职业教育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内投资等支持范围。二是探索制订校企合作负面清单等,有效界定审计、巡视、巡察中关于国有资产流失、利益输送等问题。三是细化“引企入校”改革配套政策,支持职校和产业园区、普通高校合作举办混合所有制分校或产业学院,允许企业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四是实施好“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支持职业院校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三)关键: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解决政策壁垒难题

    从政府层面建立产教融合省部协同机制,“一省一案”编制落实方案,“一省一策”给予差异化支持,“一省一台账”逐项推动落实,形成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工具箱”;加快省域产教融合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在学校层面,建设产教科融合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跨界混编团队建设机制;找准各方合作利益共同点,通过规范多元主体参与产教融合的方式、建立专门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工作专班等,建设持续、稳定、长效的政校行企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基于办学成本监测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产教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将产教融合作为考核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和遴选职教领域新一轮重大改革试点项目的重要参考。

    (四)抓手:构建产教融合平台,打造跨界混合团队

    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校企共建联合培养团队进行合作办学和人才培养:一是积极开展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申报与建设,满足技术创新的实验室阶段、工程化阶段、产业化阶段等需求;二是引进产线、项目、人才团队,建设大学产教园,推进校中厂、厂中校实践平台与机制创新;三是与战略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共建技术技能师资培训共享基地,助力打造“良匠之师”;四是通过组建跨界混合“双师团队”、打造教学创新团队、支持先进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项目攻关等推进“三教”改革。

    谋篇布局,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新实践

    我国劳动力市场呈现的就业极化现象,给职业教育专业和产业匹配问题敲响了警钟,而很多专业被人工智能替代,推动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以及数字化赋能和转型非常必要。基于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推进了系统改革:一是以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倒逼专业调整,形成紧密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群;二是建设产教科联合分中心,创新以协同、联合为理念的四项机制,深化产科教融合四项制度,打造跨界混编教师团队;三是创新产科教融合平台,培育教学、科研团队;四是通过1234行动”打造跨界混合团队,“1”即一个标准、“2”即两大计划、“3”即三项能力、“4”即四大改革。